Tuesday, April 30, 2013

激光矯視手術 - 眼科專科醫生張叔銘


矯視N世代 「激」走1200度
矯視手術後戴「大眼仔」?
度數有限制 眼乾須改善
激光矯視限制知多少

2013年4月29日

【明報專訊】現時最流行的角膜切割激光矯視手術,簡稱LASIK,於1995年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作臨應用。養和醫院在1996年率先引入香港,過去17年約為9萬人做手術,其間不斷有新技術出現,也有不少駭人聽聞的謠言,四眼一族仍存有不少疑問﹕

.200度近視,值得做嗎?

.1200度近視,可以做嗎?

.老花可以做矯視手術嗎?

.手術後,是否要長期滴眼藥水?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趙志輝請來眼科專科醫生張叔銘,逐一解答。

■拆解傳聞

傳聞﹕做完激光矯視手術後,不能戴「大眼仔」。

張﹕做完激光手術,不少病人問可否戴「大眼仔」(即有色隱形眼鏡),我建議手術後1年才佩戴。因為手術後,眼睛較乾,而佩戴「大眼仔」會令眼睛變得更乾,容易令角膜擦損、發炎。眼乾的情一般要待手術後6個月至1年才會逐漸改善。然而,即使1年後都不宜長時間佩戴「大眼仔」,晚上去玩去宴會戴兩三個鐘,不要戴全日,更不應戴睡覺。

■趙﹕趙志輝醫生、張﹕張叔銘醫生

揭角瓣膜打磨 3小時埋口

趙﹕激光矯視出現數十年,不斷演進,究竟現在發展至第幾代?

張﹕病人也經常問,LASIK去到第幾代?其實LASIK的發展就像電腦,電腦軟件、硬件不斷更新改進,已說不清是第幾代了。

趙﹕請說說激光矯視發展歷史。

張﹕矯視手術早於1970年代出現。1980年代的激光矯視手術(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簡稱 PRK),是激光直接打磨角膜表面,改變角膜弧度,令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影像,但直接磨走表皮會十分痛楚,病人需要一星期才能復元;後來研究發現,先用刀在角膜切割一片瓣膜,揭起瓣膜,用激光打磨角膜基質層,然後蓋上瓣膜,毋須縫線,瓣膜約3小時後埋口,病人不會感到痛楚,而且復元快,翌日視力已經清晰,這就是現時最流行的角膜切割激光矯視手術 ,簡稱LASIK。

新技術提高準確度

趙﹕LASIK最新發展是什麼?

張﹕近年有不少新技術﹕

1. 改善不規則散光

一般驗眼,可以驗出近視、散光,但其實眼角膜還可能有少許凹凸不平,導致看東西時有點模糊,這叫做不規則散光,激光矯視可以量度及改善不規則散光。

2. 非球面激光

過去做激光手術,磨平了角膜,角膜邊緣會凸起,當晚上瞳孔放大,超越做激光的角膜範圍,中央視力不受影響,但周邊影像會矇會散;非球面激光是一個新程式,同時將角膜邊位磨平,對晚間視力影響減少。

3. 6D追蹤眼球

以往的眼球追蹤器,是2D,追蹤眼球上下左右移動,現在已發展至6D,除上下左右外,還可追蹤眼球前後移動和轉圈,不但追得準,而且追得快,令激光矯視的度數和位置的準確度提高,提升手術後的視力。

4. 激光速度加快

手術時,一旦揭開角膜瓣,角膜開始變乾,角膜細胞愈乾,吸收激光能量愈多,所以揭開角膜就應盡快完成激光打磨,等一分鐘才打磨,視力可以相差100度;激光速度加快,縮短打磨時間,提升矯視的準確度。

改善老花增視覺立體感

趙﹕LASIK除了矯正近視、遠視、散光,近年甚至可以改善老花,是怎樣的技術?

張﹕激光矯視改善老花,已做了十多年。

傳統的做法是單視覺矯視法(Monovision),兩隻眼要分工合作,主力眼負責望遠景,矯視手術時會將度數減至接近零度,提供清晰視力;如果病人有200度老花,另一隻輔助眼,就減剩200度近視,抵消老花的度數。大腦同時接收一個清晰和一個朦朧的影像,會自行按需要選擇合適的影像,不過,病人視覺立體感會稍遜。

新的微單視覺矯視法(Micro-monovision),主力眼仍然負責遠景,近視度數減至接近零度,輔助眼則分為中央區和周邊區,看近物時,瞳孔縮小,所以中央區保留200度近視,而當看遠影時,瞳孔放大,所以周邊區保留75至100度近視,減少兩眼視力差距,改善立體感。

宜18歲後才做手術

趙﹕小朋友可否接受激光矯視呢?

張﹕一般建議18歲或以上,原因有二。一,太過年輕,度數未穩定,要待18歲才穩定;二,18歲以下的角膜,質地偏軟腍,手術後容易出現角膜退化,風險較大。所以一般建議18歲或以後,6個月內度數穩定,角膜一切正常,才考慮矯視手術。

除非一些特別情,例如小朋友有嚴重的弱視,兩眼視力差距太大,配眼鏡也無法調整,就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但要冒風險。

趙﹕那年輕人要忍耐一下。

★趙志輝(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站在醫療最前線,充當守門員,同時協調病人和專科醫生;今天走出診症室,來到錄影室,同樣擔當中間人,請來各專科醫生,解答病人的疑問和謬誤。

★張叔銘(眼科專科醫生)

由第一代矯視手術,至今第N代技術,硬件、軟件不斷更新改進,見證激光矯視每一步發展。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http://www.mingpaohealth.com/doc.htm

採訪﹕鄭寶華、曾明
文﹕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LASIK容易「眼乾乾」


文章日期:2013年4月29日

【明報專訊】LASIK在香港出現17年,在醫學發展歷史中,不算新亦不算舊。究竟長、中、短期會出現什麼後遺症?會否影響日後眼睛手術?都是考慮做手術或已接受手術的人,十分關注的問題。

角膜瓣「鎖死」不易打開

趙﹕傳聞有病人做完LASIK,角膜20年沒癒合,真的嗎?

張﹕做LASIK,先要在角膜切一片瓣膜,揭起瓣膜,用激光打磨角膜基質層,然後蓋上瓣膜,瓣膜邊就會鎖實,就像一道門上了鎖,不會無故打開。美軍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為白兔做LASIK,9天後用儀器撐大白兔眼睛,滴麻醉藥後,用手指捽角膜,已不能捽開瓣膜。所以雖說角膜永不癒合,其實角膜瓣已鎖死了,如果要打開角膜,需要用特別儀器。

趙﹕香港接受激光矯視的病人,有否因此出現後遺症?

張﹕我1996年開始做激光矯視手術,至今17年。其間見過兩名病人,意外地撞傷眼睛,令角膜瓣移位。其中一名病人,手術後4天,媽媽不小心用手指拮到他的眼睛,令瓣膜移位,要立即做手術把角膜放回。另一名病人,是手術後3年,一天被狗爪傷眼睛,眼皮裂開一半,角膜瓣移位,同樣要立即接受手術,放回角膜瓣,縫合眼皮。

對第二名病人來說,慶幸他曾接受激光矯視,切開了角膜瓣,當狗爪抓入眼睛,角膜瓣移動而卸走一些力量,就像腳踏在地氈上,滑一滑,地氈滑開了,如果沒有角膜瓣卸力,狗爪可能把眼球割開。

打磨角膜不會致青光眼

趙﹕又有一傳說,指做完激光矯視,會增加眼壓,導致青光眼,有沒有根據呢?

張﹕青光眼是眼睛去水問題,與角膜無關。角膜就像一間屋的玻璃窗;而導致青光眼的去水位,在角膜和虹膜之間,就像屋內的水渠,我修理玻璃窗,不會影響水渠,所以LASIK是打磨角膜,不會導致青光眼。

不過,有些病人手術後,胡亂滴類固醇眼藥水,又沒按時覆診,長期使用類固醇眼藥水會導致青光眼、白內障。

眼乾最快半年後改善

趙﹕曾做LASIK的病人,老了再做白內障,又有否影響?

張﹕做了LASIK,角膜磨平了,會影響眼睛屈光度數,所以日後做白內障手術,將老化的晶體取出,換入人工晶體時,需要計算合適度數晶體,計算稍為複雜,但手術本身不受影響。

趙﹕做完LASIK,最常見的後遺症是什麼?

張﹕做完LASIK眼睛會乾,因為角膜3點和9點位置有神經線,當眼睛乾涸時,神經線受刺激就會通知大腦額外分泌眼水,但LASIK切角膜瓣時會將神經線切斷,沒了這個刺激,只有靠眼內基本分泌滋潤眼睛,所以眼睛容易感到乾澀;但切斷的神經線一般在6至12個月重生,眼乾情會改善,只有少數的病人,約二千分之一,需要長期滴眼藥水。

趟﹕如果本身眼好乾,是否適合做LASIK呢?

張﹕這是病人常見的疑問。其實,九成想做LASIK的病人,原因是眼乾,無法佩戴隱形眼鏡,又嫌有框眼鏡難看,才考慮做手術。遇上這些情,先要檢查角膜,如果角膜太乾,似皮膚「爆」,就要先治療眼乾問題,待角膜狀態改善才做矯視手術。

角膜夠厚可再矯視

趙﹕深近視的病人,激光矯視後,是否容易「復發」,再出現近視呢?

張﹕深近視的病人,要磨走較多角膜,準確度自然會稍差。

另外,我追蹤研究由1996年至今,在養和醫院接受LASIK的病人,將病人分為兩組,一組是800度以下屬淺度近視,另一組是800度以上深度近視,結果顯示,淺度數的一組,平均每年只加深1至2度近視;但深近視的一組,每年加深15度,5年增加了50至100度。但究竟是深近視的人容易繼續加深近視,還是手術後復發,不知道。

不過,比較另一組透過植入隱形眼鏡矯視的病人,他們平均度數為1400至1500,5年後出現100至200度近視,這肯定與LASIK無關,是因為本身近視加深。

所以深近視的病人手術後再有近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手術矯視的準確度較低,二是因為本身容易加深近視。

趙﹕近視復發,要不要再做手術 ?

張﹕LASIK手術打磨角膜,剩下的角膜有一個下限,不能少過250微米,不能磨得太深,否則會造成角膜退化。只要有足夠的角膜,病人再有近視或散光,都可以再次翻開瓣膜做手術。

術後勿長戴隱形眼鏡

趙﹕那如果選擇不再做手術,可否戴隱形眼鏡或只能戴有框眼鏡?

張﹕情與戴「大眼仔」一樣,隱形眼鏡不建議長戴。除了因為眼乾問題外,另一主要原因是,角膜本身是圓的,但手術後磨平了,佩戴隱形眼鏡就可能容易鬆脫,甚至一眨眼就掉下。

激光矯視疑問


文章日期:2013年4月29日

【明報專訊】‧200度近視,適合做LASIK嗎?

張﹕什麼度數適合做LASIK,沒有下限。我的病人中,最淺度數的一名只有50度近視,是一名19歲青年,因為近視,考消防員不被取錄,做完LASIK之後,看得清楚,就成功了。

經常有病人問,只有200度近視,值得做嗎?其實因人而異,如果你需要戴眼鏡或隱形眼鏡,又嫌麻煩,就值得做;但如果你毋須戴眼鏡,或不覺得戴眼鏡麻煩,就未必需要做。

‧超過1000度近視,又是否適合呢 ?

張﹕現在LASIK的技術愈來愈進步,瓣膜愈切愈薄,可以留下更多角膜打磨。早期切起的角膜瓣約厚160至200微米,隨刀片不斷改進,薄至130微米,令角膜基質層多出30微米,可矯正多200度近視;現在用激光切割,角膜瓣可薄至90微米,基質層又多出40微米,可矯正多300度近視,對於深近視的病人來說,是好消息。

以近視為例,目前上限約1200度,效果不錯,但1200至1400度,效果則有點勉強,光線不足時視力會模糊,看燈光會出現光環,度數愈深,清晰度愈受影響,病人需要考慮,作出取捨。

‧LASIK可否像其他手術一樣,全身麻醉後才做?

張﹕不可以。因為手術期間病人必須保持清醒,眼睛要望一盞燈,幫助醫生對準視線打磨角膜;如果病人睡了,眼球會滾向上,無法對準視線。不過,如果病人很害怕,可以先口服一粒鎮靜劑。

‧大眼細眼對手術有沒有影響?

張﹕眼睛太細,可能有一個問題,就是放不下箍實角膜的儀器;遇上這情,醫生可以剪開眼角,放下儀器;而剪開的眼角,會慢慢癒合,不會留下疤痕,所以病人也不要期望眼睛因而變大。

‧手術期間,如果不小心眨了眼,或因太害怕而閃開了,激光會否打錯位置,會否致盲?

張﹕眨眼是不可能的,因為有儀器撐開眼皮,箍實角膜。而病人因為太緊張,眼睛不停轉動、閃躲,也不用擔心,因為現在的眼球追蹤器,會追蹤眼球的移動,如果眼球移動得太厲害,或位置超出追蹤範圍,激光會自動停止。不過,眼球移動太快,的確會影響打磨效果,所以負責手術的醫生,有責任安撫病人,指導病人如何定住眼睛望向燈光。

‧激光打在角膜上(圖1),痛嗎?

張﹕因為滴了麻醉藥,99%病人說不痛,但5000人中有1人會感到痛楚。另外,切割角膜瓣時,需要用儀器箍實吸起角膜,類似中醫拔罐,病人可能感到有少少壓力;而手術後三數小時,眼睛可能有「拮拮」的感覺,因為角膜切口一般約3小時癒合。

Saturday, April 27, 2013

搶奶粉潮延歐洲 德國超市實行奶粉限購措施


搶奶粉潮延歐洲 德超市限奶令
明報 
4/28/2013

【明報專訊】中國搶奶粉熱潮蔓延德國,當地部分超市實行奶粉限購措施,每名顧客每次最多只能買1至2箱

德國主要零售商今年起隨香港、英國、新西蘭和澳洲實施限購嬰兒奶粉。德國部分超市更規定顧客每次只可購買1至2箱奶粉。自較早前澳紐兩國大減進口中國的奶粉供應後,中國人對奶粉的需求更為殷切。
華人遊客區搶購奶粉

http://digcan.com/baby/milk

德國自實施限奶令後,有當地母親投訴難購得奶粉。育有13個月大兒子的金英熙(譯音)投訴說:「我和丈夫逐家店舖去找,由一處跑到另一處,才能確保為兒子找到對的奶粉。為買到奶粉,我們甚至要每罐多付2至4歐元。」

據德國主要嬰兒食品零售商dm表示,德國自今年2月起出現奶粉短缺;有售貨員發現,在主要遊客區及機場,有中國旅客大肆搜購其中一隻受歡迎的嬰兒奶粉Aptamil http://amzn.to/ZsF5Xa 。dm發言人維爾納(Christoph Werner)表示:「由於需求太大,我們未能提供足夠的Aptamil嬰兒食品,決定暫時限制Aptamil的產量。」

奶粉代理商Milupa發言人米勒爾(Heike Mueller)表示:「我們也收到一些聲稱中國企業的查詢,問他們能否直接進口我們的產品,但我們直接回絕了。我們優先為德國的父母提供足夠的產品。」

Sunday, April 14, 2013

樓上燕窩莊兩燕窩飲品內地質檢不合格

樓上兩燕窩飲品內地質檢不合格
明報 – 2011年12月24日星期六

【明報專訊】國家質檢總局發現,兩款本港製造燕窩飲品,分別是「樓上金絲白燕窩飲品」和「樓上金絲燕窩飲品」含有亞硝酸鹽,後者更含有二氧化硫,來自馬來西亞的多批燕窩,包括白燕盞及金絲血燕盞更被發現含有金黃葡萄球菌,所有不合格食品已被退回或銷毁,並未流出市場。

退回銷毁 未流出市面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表示,會向本地生產商及內地了解。亞硝酸鹽可用作防腐劑和定色劑,會致癌和正鐵血紅蛋白血症,本港規定不得添加於燕窩中;二氧化硫則有漂白作用。

含亞硝酸鹽二氧化硫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9至10月入境不合格食品及化妝品,發現兩批次標稱產地為香港的樓上金絲白燕窩飲品和樓上金絲燕窩飲品,被驗出亞硝酸鹽和二氧化硫,經深圳入境內地。

資料顯示製造商為香港元素有限公司,根據貿發局網頁,該公司提供的網頁為樓上燕窩莊,但網頁未顯示相關產品。

有傳媒向樓上燕窩莊職員查詢,對方指不知道有關產品不通過質檢。

http://easss.com/health

食安中心將向生產商了解燕窩含亞硝酸鹽事件
商業電台 – 2011年12月23日星期五

國家質檢總局驗出,兩批產自香港的「樓上金絲白燕窩飲品」及「樓上金絲燕窩飲品」,含有防腐劑「亞硝酸鹽」,其中「樓上金絲燕窩飲品」亦驗出含有化學物「二氧化硫」。本港食物安全中心表示,會向本地生產商及內地了解事件。

國家質檢總局亦在來自馬來西亞的多批燕窩,包括白燕盞及金絲血燕盞,驗出亞硝酸鹽,全部在廣東、廈門及珠海口岸被檢驗當局發現,其中一個批次同時含有「金黃葡萄球菌」。全部不合格食品已退回或銷毀,並無流出市場。

Monday, April 8, 2013

Margaret Thatcher dies of stroke aged 87


The Margaret Thatcher I knew: 20 personal takes
What was the former prime minister really like to work with and against, to live with and to help dress? Those who knew her best remember
4/08/2013
http://q.gs/3yeTw

The Amazing Margaret Thatcher: We Desperately Need More Leaders Like Her
4/08/2013
http://q.gs/3yeWR

Margaret Thatcher dies: as it happened
Margaret Thatcher has died of a stroke at the age of 87. Here is all the reaction to the news of the death of Britain's first female prime minister.
4/08/2013
http://q.gs/3yeYh

Margaret Thatcher dies of stroke aged 87
Baroness Thatcher, Britain's greatest post-war prime minister, has died at the age of 87 after suffering a stroke, her family has announced.
4/08/2013
http://q.gs/3yeZZ

美國兒童“在家上學”合法化演變歷程與現狀


美國兒童“在家上學”合法化演變歷程與現狀  
9/15/2010

摘要:兒童在家上學是美國19世紀末開始就已經萌芽的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經過近一個世紀的努力, 1993年秋季,在家上學最終在50個州實現合法化。在家上學仍然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在家長任教資格、學生考試、政府監督和公共設施使用方面存在發展的困境。各種各樣的調查統計顯示,在家上學兒童比例增長很快,上大學的人數比例也在不斷增加。三個民間組織也在支持和鞏固在學上學系統的發展。

一、在家上學的合法化歷程

在家上學通常指的是在兒童正常的學習日期間在家學習,而不是在傳統的學校接受教育的一種教育方式。在年齡界定方面,一部分認為16歲以下的屬於兒童,另一部分人認為18周歲以下才屬於兒童。本文持後一種觀點。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從來沒有對在家上學制度作出過特別的規定。加上美國是一個典型的地方分權制國家,各州在各自所轄的範圍內對教育進行管理。20世紀70年代以前,在家上學在大多數州還是被認為是一件違法的事情,一直受到公共管理機構的“圍剿”。很多家長為了實施在家上學方案,唯一的辦法就是東躲西藏,既然逃學是一件違法的事,就應受到法律的制裁,通常的懲罰就是關進監獄、罰款,直到他們把小孩送回到學校上學。沒有人知道20世紀60年代晚期以及70年代早期有多少小孩在家上學。在很多州,唯一的辦法就是“躲”,成千上萬的家庭就是利用這種方法實施在家上學的。

早在1893年,馬賽諸塞州的最高法院就在聯邦訴羅伯特案(Commonwealth v. Robert)中強調,所有兒童都應該受教育,但不是說他們都應按照一種方式受教育。也就是說,教育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默認了在家上學合法。1904年印第安那州法院在州訴彼得森案(State v. Peterson)中認為,義務教育法的目的就是保證所有的兒童都應該接受教育,但不是指定他們必須用某種特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只要能達到同樣的目的,不論采用何種方式都行,義務教育法是針對那些不管他們小孩教育的人而制定的,而不是針對那些有能力並且有機會教育他們小孩、並使他們達到公立學校同等水平的家長。1907年,俄科拉荷馬州立法會議期間,采納了一位議會代表的建議,同意8-16歲的兒童或青少年以其他的方式接受教育,保護家長選擇學校教育的權利。實際上,它承認了在家上學的合法性。伊利洛伊斯州最高法院於1950年在處理公眾訴勒維斯案(People v. Levisen)時,承認在家上學合法。該案具有劃時代意義,該案例認為,私立學校是一個教育未成年人的地方,受教育的人的數量多寡不能決定它能否成為一所學校。伊利洛伊斯州最高法院強調:父母控制兒童上學的權利,義務教育法是用來加強父母親的自然權利,為年青一代提供教育,與父母對兒童的控制權相對應,其目的是所有的兒童都應受教育,至於他們受教育的地點可以不同。

弗吉尼亞州在1954年允許責任心強的父母在家教育其小孩。當時該州的埃米西和門諾裡特社區拒絕把兒童送到公立學校上學,法院在處理此案時比較開明,對那些與父母在一起、接受宗教訓練和持有某種宗教信仰,而不願意願意接受學校教育的學生予以豁免。從而,在家上學在弗吉尼亞州成為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

約翰·霍爾特(John Holt)在宣傳和維護在家上學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他既是在家上學立法方面先驅,也是教育領域的專家。1981年他出版了《教育你自己》(Teach Your Own),書中詳細解釋了先前在家上學家庭與法院抗爭的諸多案例,告訴人們如何為在家上學家長爭取法律上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新澤西州於1967年的州訴馬薩案(State v. Massa),根據當時新澤西的法律,一個小孩必須在一所公立學校或與能提供公立學校同等教育的日間學校相同年級……,或學校之外的地方接受教育。在家上學家長抓住“學校之外的地方接受教育”這一法律上的“含糊之辭”不放。法院最後不得不讓步,並作出如下判決:學生數量多寡不能決定一所學校是否存在,一定數量的學生不必接受同等的教育,義務教育的目的是所有兒童接受教育,而不是以某種特定的方式進行教育。[1]從而在法律上放寬了在家上學教育的政策。

20世紀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有一些州陸陸續續放寬了在家上學的條件,允許他們在具備一定條件,或征得地方學區的同意後實施在家上學。

1982年至1991年是在家上學立法最為密集的時期 ,下列州頒布學校條例或規定,允許家長實施在家上學。[2]


年          

1982 亞利桑那 密西西比
1983 威斯康星 蒙塔納
1984 佐治亞 路易斯安娜 羅德島 弗吉尼亞
1985 阿堪薩斯 弗羅裡達 新墨西哥 俄勒岡 田納西 華盛頓  懷俄明(Wyoming)
1986 密蘇裡
1987 瑪麗蘭 明尼蘇達 佛蒙特 西弗吉尼亞
1988 卡羅納多  紐約  南卡羅來納 北卡羅來納賓夕法尼亞
1989 北達科塔 夏威夷  梅因 俄亥俄
1990 新漢普希爾
1991 愛俄華

此期間,有幾個判例在歷史上有一定的影響,值得一提:第一個是1987年德克薩斯州的利普訴阿靈頓獨立學區案(Leeper v. Arlington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在此案中,科迪(Katy)獨立學區試圖把一位具有任教資格的母親送進監獄,因為這位母親在家教育她的小孩,但德克薩斯州法院判決在家上學是一種私立學校的教育方式,宣判該母親無罪。[3]第二個是1986年紐約州的布萊克威爾德訴薩伏那烏爾案(Blackwelder v. Safnuer)。1988年以前,賓伐西尼亞州和紐約州規定在家上學必須獲取地方督學的同意。該案判決家長實施在家上學違法。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布萊克威爾德訴薩伏那烏爾案判決的當天,紐約州議會認可並規定在家上學在該州合法。第三個是1988年賓伐西尼亞州傑弗日訴歐杜內爾案(Jeffrey v.O’Donnel),此案的判決讓在家上學成為現實,改變了過去強迫入學的做法,出台了一項義務教育入學法令,准許符合一定條件的兒童在家上學。可以說,至1988年,在家上學已經取得了足夠的立法權,立法者們終於同意考慮同意在家上學,前提下他們必須服從一定的條件。[4]只要家長提供每年在家教育小孩的計劃,並在每年底出具學業證明,立法者們同意家長在家教育他們的子女。

在1993年,美國最後一個州——密西根州迫於少數家長的強烈要求,在他們的持續抗爭以及其它49個州都宣布在家上學合法的壓力下,修改了義務教育法,同意兒童在家上學合法,前提是兒童在其家由他或她的家長或法定監護人有組織地實施閱讀、拼寫、數學、科學、歷史、公民、文學、寫作和英語語法的教育,同時廢除了在家上學家長通知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兒童的成績報告的有關規定。

時至1993年秋季,在家上學最終在50個州實現合法化,盡管歷程很艱難,但它滿足了教育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要。

在全美的50個州中,針對在家上學的狀況,有三類不同的規定。一類是高標准、嚴要求的的州,有如下規定:要求父母親將實施在家上學的計劃通知所在地的教育當局;遵守義務教育入學的有關規定;開設的課程經過州的審核同意;接受教育行政當局的定期檢查;參加標准化考試;在家上學的父母具備任教資格;經常有新規定出台挫傷家長的信心。[5]二是中等程度規定的州,通常要求父母親向教育當局提交子女的學習報告、考試成績或有關兒童學業進展的專業性評估。三是低要求的州,不要求父母與教育當局進行任何聯系。第一、二種類型比較少,第三種類型最多,如美國有41個州對在家上學的兒童沒有提出最低限度的任何學術標准。

二、面臨的挑戰

在家上學的家長們也沒有贏得最終的勝利,自1988年開始,全國教育協會(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每年都在投票廢除在家上學制度。他們認為,在家上學項目不能提供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經驗,在家上學的學生必須達到州的所有要求,在家上學應限制在中產階級家庭中,由監護人或父母承擔全部的費用,教學應該由具有州教育審查機構頒發合格的執照的人承擔,所開課程應征得州教育主管部門的同意。

盡管在家上學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和進一步獲得入學機會的權利,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發展的困境。在以下細節方面各個州仍存在法律上的爭議:

1、在家上學學生的考試問題。不同的州對在家上學子女有不同的要求。在阿堪薩斯州墨菲訴阿堪薩斯(Murphy v. State)的判決中,法院堅持按照本州在家上學法令,要求在家上學的學生在14歲以前,每年參加標准化測試,如果他們未能在8個月之內達到某一年級水平,他們必須進入教會、私立或公立學校學習。

但在德克薩斯州,父母親組織考試的權利卻得到了法院的保護,在德克薩斯州教育委員會等訴利普爾案中,法院給予在家上學家庭私立學校的地位,但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真正實施在家上學,課程由書本、練習材料和其他書面材料構成。

2、家長的任教資格。各個州對家長的任教資格沒有統一規定,在肯塔基州,私立學校和在家上學的教師不必具備教師資格;在南達科塔州,任教人員是否具備任教資格沒有強行的規定;在夏威夷,父母親被認為是教育子女的合格教師;在北達科塔、埃俄華和內布拉斯加,政府不能保證教師資格證書是擔任教師的最起碼條件。  

3、政府監督問題。政府的視導是另一項有爭議的問題。在馬賽諸塞州的布努內爾訴林恩學校案(Brunelle v. Lynn Public Schools )中,當地學區的區長聲稱:“我們去在家上學的學生家裡是確保課程方案是否實施,是否有教學場地、教學材料、教學日程表,這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所關心的不是結果,而是教學過程。”法院卻持相反的態度,認為學區區長的理由不夠充分以支持家訪,而認為依賴階段性的考試以檢驗成績更為重要。

4、公共設施的使用。不少在家上學的學生希望使用公共設施,但往往得不到滿足。在高拉特訴米島斯(Goulart v. Meadows)案中,在卡爾維特縣的一個地方學區董事會拒絕了在家上學兒童長提出將地方社區中心改作兩個在家上學兒童的俱樂部的申請。在此案中,家長認為,他們的言論自由權和平等保護權利受到侵害,但法院認為,社區中心是為社區的娛樂需要設計和自由使用的。我們不想把此地方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的場所。對義務教育的支持我們是通過對卡爾維特縣資助來體現的,如果將社區中心用作正規教育那是一種重復。

5、參加公立學校的課外活動。在家上學的學生家長在法庭上為他們參加公立學校舉行的課外活動和其他活動的權利而據理力爭。如密西根最高法院維持了一個地方法院禁止一個在家上學兒童參加地方公立學校課外活動的判決(Reid v. Kenowa Hills Public Schools) 。該兒童的家長瑞德(Reid)認為,缺乏必要的活動影響到兒童將來在大學申請獎學金的機會。但法院判決如下:“因為我們認為現有規定並沒有要求被告(學校)允許非注冊的學生參加體育活動,這樣做也沒有出現宗教歧視或者違法平等保護條例。因而,我們維持原判。”[6]學區和體育協會在禁止在家上學兒童參加體育團體、課外俱樂部和課外活動方面幾乎是百戰百勝。

6、部分參與公立學校學習。在家上學兒童部分時間參加公立學校的學習也是法院經常處理的一個問題。在某些情況,在家上學的學生會參加學校的一些特色班,其它時間則在家學習。自1999年至2003年,18%的在家上學的學生在學校進行了部分時間制注冊。[7]美國的10人法庭巡回團就維持了一個地方法院禁止在學上學兒童參加公立學校部分時間班級的判決。

三、在家上學的現狀

今天,美國國會允許在家上學的小孩作為公立學校系統的一種選擇,34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有特別的規定,將在家上學或私立學校作為私立教育的一個不同類別;其它的 16個州分二種情況:一部分把它歸為教會、宗教或私立學校一類,並予以特別規定,一部分以普通的公立學校管理規定來約束在家上學。[8]在家上學取得如此的法律地位是經過了較為漫長的歷史的。

現在有三個民間組織提供在家上學的服務或法律援助,第一個是全國在家教育研究所(NHERI),其主要目的是提供高質量的研究報告;為公眾、研究者、在家上學家長、媒體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信息平台;第二個是在家上學法律保護協會(HSLDA),成立於1983年,現在已成為一個全國性的法律、政治和媒體宣傳團體,網址為www.hslda.org,刊載與在家上學有關的法律、立法、研究和有社會爭議的事件;大力援助,甚至在法庭上為在家上學家長提供辯護;經常為法律案例做存檔工作。第三個是基督教賓夕法尼亞在家上學協會,它成立於1994年,通過開導地方、州和聯邦層面的政治領導來促進在家上學事業的發展;為公眾提供在家上學的信息;在地方教區扶持在家上學;加強和充實在家上學的教育者;為已在實施和准備實施在家上學家長提供政府的規定;加強、充實和支持有關團體和相關領導。

在美國,各種各樣的調查統計顯示,在家上學兒童比例增長很快。在1985年,僅有50000名在家上學兒童。至1992年,則有300000名在家上學兒童。1995年秋,美國教育部估計在家上學兒童的名額大致在500000至750000之間。1999年教育部估計數量已經達到850000人。2003年估計約在1100000。時至今日,在家上學兒童的數量估計達到了1600000人。[9]自2002年以來,在家上學兒童的每年以7%以速度增長。美國現在有55000000萬學生在96000年公立學校和30000所私立學校上學,在家上學兒童則占了2.9%。

公眾的看法。隨著時代的變化,公眾對在家上學的看法也在不斷地改變。在1985年以前只有16%的美國人認為在家上學是一件“好事”,可是到了1999年,人們認為它是壞事的比例從過去的73%下降到57%。在家上學逃避不了新聞媒體的關注和影響,有研究表明,在20世紀70年代,新聞報道將焦點集中在家長的疏忽和不負責任方面。[10]但在今天,新聞報道則宣傳在家上學父母在教育運動中的積極影響。20世紀80年代,在《好當家》(Good House Keeping)和《出版周刊》(Publisher’s Weekly)上不見在家上學報道的蹤影,而在90年代,在家上學的故事時有報道。

與公立學校的溝通。在加利福尼亞州,學區試圖與在家上學的家庭取得聯系。社區家庭教育項目成為溝通地方學區和在家上學家庭的橋梁。該項目的宗旨是:父母是兒童的第一個老師,從你成為家長的第一天起,你就是你的小孩生活的最重要的老師。這是我們節目的基礎。我們相信在給每個兒童營造最好的教育計劃。我們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社區家庭教育項目給每個在家上學的學生提供書本,教師幫助家長備課,設計課程、批改作業,如果這些在家上學的學生在公立學校注冊,那麼他們不再被看作是在家上學的了,不再接受在家上學協會的保護。

在家上學青少年上大學的問題。中學後教育機構歡迎在家上學兒童的比例在增加。據統計,2003年超過74%的歷經在家上學的年青人(18-24歲)已經修完了或正在修習大學課程,而同齡人的比例卻只有46%。[11]根據全美大學入學咨詢委員會的統計,各類大學對在家上學進行的審核的比例從2000年的52%提升到2004年的83%。由於在家上學學生缺乏學校證明文件,一些美國大學要求申請者提供標准化測試成績、推薦信、作業檔案袋。很多在家上學學生參加普通發展測試(一種高中水平等級考試),75%的美國大學認可並接受這些學生。近年來,在家上學的學生開始步入名牌大學並獲取大學獎學金,在過去的10年中,超過700所中學後教育機構,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萊斯大學、斯特德爾大學接受在家上學的學生。[12]現在全美在家上學學生申請這些學校的人數在逐步增加。斯坦福大學2000年接受了7名申請者,但是2007年增加到104名。弗吉尼亞的威廉·瑪麗大學最近兩年在家上學的數量從49人增加到67人。2000年弗吉尼亞開辦的帕崔克·亨利大學專門招收在家上學青少年。

很多人對在家上學存在一種誤解,那就是這些兒童不能充分地社會化,成天和父母呆在一起,沒有接受廣泛的社會影響,而且缺乏與同伴的互動。實際上,在家上學兒童廣泛參與課外活動,平均每個在家上學兒童參加8種社會活動。這些活動包括:下午和周末與公立學校活動項目,如體育運動、童子軍、教會組織、芭蕾、小團體、鄰裡互動、部分時間兼職、義務勞動,也和其他在家上學的兒童團體組織合作進行野外旅行。 [13]可以說,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在家上學兒童集體生活方面的不足,讓他們享受同伴生活,促進他們社會化。

Friday, April 5, 2013

江蘇省衛生廳表示 板藍根沖劑 玉屏風散顆粒和黃芪口服液 可預防H7N9禽流感


內地推介抗禽流三寶 港人盲搶板藍根
2013-04-05
hkheadline

有市民到藥房搜購口罩、酒精潔手液及感冒藥。
奪命H7N9禽流感肆虐內地,累計奪去五條人命。內地當局提倡中西合璧預防H7N9禽流感。江蘇省衛生廳推薦了防治H7N9禽流感的中藥藥方,包括廣為港人熟悉的板藍根,另有多在內地出售的玉屏風散顆粒、黄芪口服液。有本港藥房指,自上月起多了市民購買板藍根,板藍根銷情轉熱,銷量比平日多出兩成;買口罩的市民更比平日多了五成。

http://digcan.com/health

        據新制訂的《江蘇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醫藥防治技術方案》,玉屏風散顆粒、板藍根沖劑及黃口服液同被列入預防H7N9的中成藥。中港兩地交流頻繁,不少港人為防禽流感由北向南下蔓延,近日都紛紛購入板藍根及口罩傍身。

        位於深水的富華中西藥房負責人吳偉雄表示,自上月起板藍根的銷量比平日多了兩成,購買的主要是港人,現有存貨三打,他坦言:「近日熱乜就買乜。」吳指出,據他了解,玉屏風散顆粒及黃口服液較少見在港有售。

        板藍根 玉屏風散 黃口服液

        十年前爆發沙士疫情時,中港兩地民眾曾盲搶板藍根,聲稱可治療病毒和細菌感染。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劉愛國指,現時本港板藍根供應充足,未有缺貨問題,而玉屏風散顆粒及黃口服液在港不常見。

        本港註冊中醫師彭明慧指,玉屏風散顆粒是由黃、防風及白朮組成,是古代複方,可提升人體抵抗力,中醫角度可預防「外邪」入侵,她指市民向中藥店查詢,自己買藥材煲水服用;而黃口服液有固本功能,強化人體肺氣;板藍根沖劑可清熱解毒。

        吳偉雄指,其店舖口罩的銷量自上月起急增五成,主要是港人購買,現有存貨三四百盒。本報早前率先披露多間藥房口罩銷量激增四至五成,口罩供應商也表示,查詢及需求也明顯增加。

        在北京,有藥房職員指,近日多了民眾購買口罩,但可能因為北京仍未出現首宗病例,未有出現搶購潮。不過有北京市民不相信當局所講,板藍根及黃口服液可預防禽流感,認為官方推薦板藍根像在賣廣告,認為最重要是做好個人生。

        除內服藥外,內地也出現一些小偏方防H7N9,甘肅當局教民眾按摩迎香穴防感染。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約一厘米,傳聞可預防鼻炎、鼻塞、流鼻水、牙痛、感冒。另外,湖北武漢一個雞農更用大蒜頭,按每噸十至十五斤的比例,混合在粟米中粉碎作飼料,增強雞隻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