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 2014

Ankor Wat Cambodia Temple Documentary

Angkor wat -- Jewels in the Jungle -- BBC Mysteries of Asia
http://goo.gl/p5AVZ1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ago deep in the jungles of Cambodia a civilization existed that built the largest and most beautiful temples the world has ever seen then mysteriously they vanished, smothered by the tropical forests. How did they create such beauty in such a hostile place and why did they abandon these jewels in the jungle?

Ankor Wat Cambodia Temple Documentary

http://goo.gl/IrBCsn
Part of a documentary on the Ankor Wat Temple built in the middle of the 12th century. The name Ankor Wat means "The Temple of the Capital". The towers all immitate the shape of a close-up lotus flower. It was built by the King Suraya.

Vedic Cosmos -- The Mystery of the workings of the universe
http://goo.gl/NGJxEZ
Vedic Cosmos scientifically reveals the mystery, origins and nature of the workings of the universe while explaining the passing of the seasons, eclipses, phases of the moon and the passing of day and night. Eminent scientists recognize the value of Vedic Cosmology, and confirm that a geocentric (or earth-centered) model of the universe is also capable of explaining the cosmic phenomenon with equal, if not better, accuracy. Prominent Vedic scholar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a 3D presentation using technology in a Vedic Planetarium. Magnificient temples of Angkor Wat and Borobudur incorporate astronomical and cosmological alignments into their architecture. A glimpse of the los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ranas and the Siddhantas shows that their foundational astronomical principles are the same. Vedic Cosmos takes you on a multi-dimensional journey through the unknown and subtle features of the entire universe and beyond. Produced by Danavir Goswami of ISKCON Rupanuga Vedic College.

Mysteries of the Sacred Universe
http://goo.gl/4Pi75B
Sadaputa das from Bhaktivedanta Institute produced this computer animated film to describe the universe as it is depicted in the Srimad Bhagavatam

Wednesday, November 12, 2014

感冒常用方劑(整理自漢唐中醫.皮沙士十良方.張孟超.理解中醫

感冒常用方劑(整理自漢唐中醫.皮沙士十良方.張孟超.理解中醫.費教授)-新增張醫生劑量及用藥注意事項

下載張孟超醫師之再修訂版感冒治症簡易圖表 ,裡面有明白寫出水藥或科學中藥的劑量,以及用藥時的注意事項!!
http://q.gs/7h1EF
http://q.gs/7h1ET Direct File Download
Download Notes

 以下也是我家中備藥的參考依據,有些不常用的方劑,可以買單方回來,臨時要用再自己配,這樣比較省錢。

以花費來說,若用對藥通常吃二次就可以收功(我是用科學中藥),通常一次總用量是4~6g,假設吃三次收功好了,等於治一次感冒大約會用掉18g。一瓶200g的科學中藥假設是NT$360元(依品牌及方劑不同而價格有異),那次治療一次感冒的花費成本是360/(200/18)=約NT$33元

=================

而且重點是,若感冒症狀變了,可以自己立即改藥

當初友人(有跟老師學過中醫與針灸,亦為倪醫生人紀DVD的學員)跟我說,自己學會怎麼用中藥治感冒後,會嫌外面的中醫效果慢。我本來半信半疑,原因是我覺得應該沒這麼容易吧,後來每當我自己和家人感冒時,我就拿皮沙士前輩的十良方、倪醫生的流感方、張孟超醫生的感冒製表、理解中醫的感冒製表在那邊比對,沒事就拿來K比較一下特色,看過N遍後,自然就記起來了……而且慢慢地,對中藥名稱恐懼症也沒了。

友人建議我可以買一些2號夾鍊袋供出門時使用,他自己平常上班時會隨身帶一些比較有可能用到的感冒藥,感冒的第一時間就吃,效果更好。

以下方劑整理自:漢唐中醫禽流感與流感.給湖南百姓的一封信.腸胃型流感/皮沙士家家必備十良方/張孟超中醫師製表/理解中醫感冒證治/中國大陸經方家費教授外感十方/皮沙士-輪狀病毒.皮沙士-新流感思路.另外,進階學習者可參考〔正統中醫@台灣〕的精華區中”外感”裡的所收集的寶貴資料



感冒主治方劑 主要症狀特色 引用
葛根湯 項強、頭痛、發熱、喉嚨痛、倪說有無汗均可
葛根、麻黃、桂枝、炙甘草、生薑、大棗、白芍 初起感冒、前額頭痛、後腦痛、脖子肩膀背部痠痛不舒服
  一直在流汗的時候不用要用葛根湯、平常吃不會發汗,但感冒欲汗不得汗時則會發汗
  初起感冒,若有汗要去掉麻黃,或用桂枝湯
  處方內容是葛根15克  麻黃5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薑二片  炙甘草10克  大棗十枚,每付藥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來煮成二碗,成人於每三小時空腹時喝一碗,小孩減半,服用後會得到微汗出來,此方多用於小孩感冒發燒喉嚨痛時,這是因為病人是在發汗時得到的感冒,主要症狀是後項強痛,頭痛又怕風吹,身體肌肉疼痛,喉嚨痛,口渴等等,同時這個處方我們也可以給正在發水痘而發燒的小孩吃,在退燒的同時可以將水痘逼出體外,小孩服用後的第二天會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嚇人,其實病已經好轉,病人燒退,體力也同時會好轉,當病人燒退同時胃口恢復時就可以停藥了。
  發燒、頭痛、身疼、無汗、喉痛,頸、後腦、前額痛,下利 理解
  三陽體質脈浮取應手可得 理解
  葛根18g、桂枝10g、麻黃6g、白芍12g、大棗劈三枚、生薑六片(小兒可減至四片)。患者症狀:發熱(或不發熱)、無汗(自身不無故出汗)、害冷(小兒不會說話者,用手撫摸其背脊,無汗即害冷)。服此方後,再出汗者,仍是屬於發熱、無汗、害冷。如開始此證有噁心、嘔吐者,於葛根湯中加半夏12g,即葛根加半夏湯。說明:此方已變換麻黃的劑量(4-15g),可使教難治癒之感冒,迅速痊癒,以下有麻黃的方劑,與此方相同。陸淵雷先生稱此方對感冒應用最廣。
桂枝湯 有汗、怕風吹、頭痛、有點發燒、肌肉有些酸痛
桂枝、炙甘草、生薑、大棗、白芍 處方內容是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薑二片 炙甘草10克 紅棗十枚,每付藥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來煮成二碗,成人於每三小時空腹時喝一碗,小孩減半,服用後會得到微汗出來,這個處方使用的最多,民眾如果在服用第一碗湯藥後,感冒症狀就好了,就不需要去服用第二碗,服用此湯藥後需要喝一點粥,來幫助藥力達到四肢末梢,如此就可以將感冒病毒清除於體外,病人會迅速恢復過來,使用此方時要注意病人的感冒症狀,當你發現感冒病人有出汗同時全身肌肉痛,不喜歡被風吹到身體,加上一點發燒又沒有胃口時,你就可以按照我說的比例來抓藥服用,在服用過後的第二天中午,如果病人的胃口恢復,就代表病已經完全好了
  發燒、頭痛、身疼、有汗、鼻鳴、乾嘔 理解
  三陽體質脈浮取應手可得 理解
  桂枝10g、白芍12g、甘草5g、大棗劈三枚、生薑六片(小兒稍減)。患者症狀:發熱、害冷(小兒不會說話者,只憑發熱,有汗足夠)、有汗(任何時候,身上總是汗津津的)。說明:初期感冒的患者,如能按證選方,選得此方者,即可痊癒。如感冒開始此證即帶喘者,可將桂枝湯中加入杏仁12g、厚朴10g,即桂枝加杏子厚朴湯。治此證中的咳嗽,亦用此方。
麻黃湯 完全無汗、極度怕冷、發燒、身體疼痛
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 處方內容是麻黃5克 桂枝10克 杏仁5克 炙甘草10克,每付藥加入三碗水然後用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時服用,這個處方是專門治療一種特殊的感冒,主要症狀是非常怕冷,身體關節疼痛,發燒,沒有汗,這個感冒症狀多發生於冬天寒冷時,但是也有時會發生在夏天,大家只要記住一點,只要出現這個症狀就可以使用它,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心臟病的記錄,就不可以服用它,其他的都可以服用。
  發燒、頭痛、身疼、無汗、鼻塞、全身痠痛 理解
  三陽體質脈浮取應手可得 理解
  麻黃6g、桂枝10g、杏仁12g、甘草5g。患者症狀:發熱、害冷、無汗、全身骨節疼痛,或無骨節疼痛而帶喘者。說明:初期感冒的患者,如能按證選方,定能痊癒。此方比葛根湯所治為更重一層的感冒。如患者骨節酸楚微痛者,可先服葛根湯為宜。此方用於輕證反而無效。此即所謂解毒劑並非是退熱劑。
麻杏甘石湯 咳嗽不止、痰出黃粘、胃口尚好
麻黃、杏仁、炙甘草、石膏 流黃稠的鼻涕或痰
  熱性的氣喘、急性肺炎、熱鬱肺葉(胸悶、呼吸急促,唇紅似擦胭脂,量體溫卻不一定發高燒)
  小青龍湯原則上不與麥門冬湯或麻杏甘石湯一起使用
  咳嗽、流涕、痰飲、熱證、黃痰膿綠 理解
  三陽體質脈浮取應手可得 理解
  麻黃8g、杏仁10g、石膏18g、甘草5g。患者症狀:低熱或無熱、不害冷、呼吸困難、咳嗽口渴或帶喘者。說明:此方所治亦為溫病,感冒而帶喘、咳嗽、呼吸困難者。即此方可治不害冷帶喘者,與此相對麻黃湯可治害冷帶喘者。
大青龍湯 怕冷、無汗、發燒、咳嗽重、咳出黃痰、身體痛、口渴重、喜喝冷水、沒有胃口
麻黃、桂枝、炙甘草、杏仁、生薑、大棗、石膏 處方內容是麻黃10克  杏仁10克  石膏20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生薑二片  大棗十枚,每付藥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來煮成二碗,成人於每三小時空腹時喝一碗,小孩減半,服用後會得汗出來,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狀是發燒,咳嗽吐濁痰,病人自覺體外怕冷體內很熱,體表沒有出汗,有身體疼痛現象,口渴又沒有胃口,此時就可以服用這個處方,大青龍湯是我國千年來專門用來治療瘟疫之類的傳染病時所使用的最有效處方,近來發生所謂的禽流感,就是大青龍湯證,民眾一旦發現得到此病而當你們當地的西醫與中醫都宣佈無法治療時,大家就可以使用此方來保命。
  桂枝10g、麻黃8g、杏仁12g、石膏20g、甘草6g、大棗劈三枚、生薑六片。患者症狀:在《傷寒論》中共有兩條論及大青龍湯所治病症,一是發熱、害冷、無汗而煩躁者,一是身重、無少陰證者。以上說法當然都是對的。在臨床中,此方可治發熱或不發熱、害冷或不害冷或反害熱型的感冒。用時應先弄清楚前三方沒有之症候,即用此方治療。說明:前三方即葛根湯、麻黃湯、桂枝湯都與要求條件不符者,方可用此方,而不能把他看成治感冒的全能藥方。另外,他還可以治癒感冒所帶哮喘症候。
小青龍湯 怕冷,無汗,發燒,咳嗽重,出白痰,無渴,身體痛,沒有胃口
麻黃、桂枝、炙甘草、乾薑、細辛、半夏、白芍、五味子 處方內容是麻黃10克  白芍10克  乾薑5克  細辛5克  桂枝15克  五味子10克  炙甘草10克  半夏10克,每付藥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來煮成二碗,成人於每三小時空腹時喝一碗,小孩減半,服用後會得汗出來,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狀是發燒,咳嗽吐清白痰,病人自覺身體裡面非常冷,體表沒有出汗,也有身體疼痛現象,沒有口渴也沒有胃口,喉嚨中時常覺得癢癢的想咳嗽,有時感覺背後兩肩胛骨之間有一塊如拳大的冷塊區,此時就可以服用這個處方,服用後身體會出汗,之後高燒就會退去,咳嗽就會好轉。
  不輕易用小青龍湯 ,流清涕(白稀)----葛根湯加蒼耳散;流濁涕(白黏稠)----葛根湯加辛夷散 ,不過這一組的缺點是蒼耳散、辛夷散都很難吃,有怪味道;葛根湯加苓桂朮甘湯,有時稍嫌力道不足,但是很好吃
  小青龍湯來治療流清涕,容易割雞用牛刀 ,風寒表邪很盛時 ,急速用五味子收斂 ,很容易有「康X六百」之類西藥收斂過度的副作用;鼻涕沒了反而胸悶,鼻子難受,更加不舒服 ;或感冒初起 ,雖有風寒表證,可是正準備要化熱 ,一吃小青龍湯下去,乾薑剛好助熱,立刻轉成唇紅涕黃…等熱象,這樣不好,所以我喜歡將他放在第二線使用
  鼻涕或痰稀白似蛋清、吃冰或吹風就喉嚨不舒服或寒咳
  感冒第一二天不要用,第三天後不管有哪些症狀,只要流清涕或稀白的痰都可以使用,一吃不管是咳嗽、流鼻水、發燒惡寒通通可以痊癒
  寒性的氣喘、氣喘而有惡寒、流清涕或稀白的痰
  過敏性鼻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動不動就打噴嚏、流稀白鼻涕
  小青龍湯原則上不與麥門冬湯或麻杏甘石湯一起使用
  咳嗽、流涕、痰飲、寒證、清白痰由咽喉以上分泌 理解
  三陽體質脈浮取應手可得 理解
 
射干麻黃湯 若小青龍湯證但表症(惡寒怕熱頭痛)不明顯->射干麻黃湯
射干、麻黃、細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生薑、大棗    
小柴胡湯 忽冷忽熱、加上嘔心、胸脅苦滿或女性生理期感冒
柴胡.黃芩.炙甘草.生薑.半夏.黨參.大棗 處方內容是柴胡15克  半夏15克  黃芩15克  黨參15克  生薑二片 大棗十枚  炙甘草10克,每付藥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來煮成二碗,成人於早晚餐前空腹時喝一碗,小孩減半,此方主要症狀是病人自覺忽冷忽熱,有嘔心感,同時兩胸肋位感覺有脹滿感,這時就可以服用此方,還有要注意一點,就是女子在月經期中,如果得到任何感冒時,無論妳其他感冒症狀是如何不同,請一律使用此方就可以恢復過來,千萬不要去吃其他處方,如果妳同時有嚴重的痛經問題,妳可以在此方中自行加入茜草15克,白芍25克,而煮法與服用方法不變。
  感冒中間期(已不再發燒.惡寒,或有輕微的發燒,而不惡寒)口苦.咽乾.目眩,心煩.胸脅悶痛.食慾不振.有想吐的感覺.眼睛.耳朵.咽喉不太舒服.耳鳴.淋巴結癤
  非感冒而有以上任何症狀時亦可服用
  往來寒熱(發燒時不惡寒,惡寒時不發燒,但兩者明顯交替發作)
  莫名其妙的發燒
  頭痛(痛在太陽穴附近)
  婦女經期產後感冒 理解
  柴胡18g、半夏12g、黃芩10g、黨參10g、甘草6g、大棗劈三枚、生薑六片。患者症狀:胸部脹滿、嘔吐或惡心、寒熱往來者(所謂間歇熱,此證就是。寒熱往來是指上午不發熱、下午發熱,發熱即害冷)。上述症狀共有三項,如見有二項,即用此方無疑。說明:初期感冒的,服此方約三劑,即可治癒。感冒患者,大多初期不是此症,經過一週以左右後,才變成本症者。另外,感冒嚴重性強的患者,不管以前的使用藥方多麼正確,按《傷寒論》的說法,不少人仍不可避免地要經過此經,而應使用小柴胡湯治療。
大柴胡湯 便秘、又有忽冷忽熱、胸脅苦滿、發燒
柴胡、半夏、芍藥、生薑、大黃、黃芩、枳實、大棗    
白虎湯 發燒+有汗+口渴欲飲冷
知母、粳米、石膏、炙甘草 (反覆發燒)若熱勢重  柴葛解肌湯加一點點(白虎湯或石膏)
  石膏20g、知母10g、甘草6g、大米20g(自備)。患者症狀:發熱或高熱、害熱、口極渴全身出大汗。說明:初期感冒的患者,患此症的極少。大多數的患者感冒後一週以上而變成此證者方用此方。此方與西醫的開始感冒即以消炎退熱為主,經方派中醫這時和西醫相同,也是以求退熱為主。
麻黃附子細辛湯 發燒、頭痛、身疼、咽痛or咳嗽、流涕、痰飲 理解
麻黃、附子、細辛 三陰體質脈沉微細 理解
  麻黃6g、炮附子12g、細辛3g。患者症狀:害冷、無汗、沒有精神(大多光想瞑上眼睡覺,典型的是難以入睡,也有的能睡著)。說明:初期感冒的患者,服此方即可治癒。此即中醫所謂少陰直中。也有經過感冒多日,以變成此症者,急服此方,即可痊癒。此證屬於危險症候,醫務人員多視為輕症感冒,以致轉歸於死亡。如本方證與葛根湯證不易分辨時,應先服本方為佳。
  [如本方麻黃附子細辛湯證與葛根湯證不易分辨時,應先服本方為佳。]費教授此說,是站在早點吃對藥,不要耽誤病情的觀點.老皮倒覺得: [如本方麻黃附子細辛湯證與葛根湯證不易分辨時,應先服葛根湯為佳。以免吃錯藥,造成誤治變證
真武湯 茯苓15g、白朮10g、白芍10g、炮附子12g、生薑六片。患者症狀:害冷、多不發熱或發低熱、站立時則頭暈。說明:初期感冒的,服此方即可治癒。但大多是中、老年人,孩子較少,患此方證久治不癒,不論患病年月,用此方大多皆可治癒。
茯苓、白朮、白芍、炮附子、生薑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10g、桂枝10g、白芍10g、木通10g、細辛3g、吳茱萸8g、甘草6g、大棗劈三枚、生薑六片。患者症狀:害冷、四肢冰冷、發熱或不發熱。說明:初期感冒的患者,如服上述對證的方劑不能治癒,按要求試服此方。
當歸、桂枝、白芍、木通、細辛、吳茱萸、甘草、大棗    
柴葛解肌湯 反覆發燒,有內熱唇紅臉紅->柴葛解肌湯
   
柴胡、葛根、羌活、白芷、黃芩、石膏、白芍、甘草、桔梗、生薑、大棗 柴葛解肌湯證(包括不明原因的發高燒)--很多小孩子今天發高燒,發到41度,到第二天又好了,媽媽以為好了,到了傍晚又繼續發燒,一直這種接替的現象,叫波狀熱,這種小孩子一發燒臉頰紅紅、嘴唇也紅紅乾乾

比較:
兩者都是外寒內熱,大青龍湯證以"咳嗽"為主,柴葛解肌湯證以"發高燒"為主
補充:
柴葛解肌湯的科學中藥劑量不夠,必要時要加重石膏或加白虎湯
例如:柴葛解肌湯3g加石膏0.5g或柴葛解肌湯3g加白虎湯1g
麥門冬湯 熱咳,乾咳無痰或咳嗽痰黃黏稠、咽喉痛、發炎、沙啞,扁桃腺發炎
麥門冬、人參、炙甘草、粳米、大棗、半夏 常說話者此為最佳保養藥方
  麥門冬湯會影響葛根湯發汗作用,所以初期感冒發燒惡寒,欲汗不得汗時不用
  小青龍湯原則上不與麥門冬湯或麻杏甘石湯一起使用
  咳嗽、流涕、痰飲、乾咳無痰,因喉嚨癢而咳 理解
苓桂朮甘湯 寒證,痰液由咽喉以上分泌 理解
茯苓、桂枝、白朮、炙甘草 三陽體質脈浮取應手可得 理解
腸胃型感冒主治方劑(輪狀病毒、腸病毒、新流感若有相同症狀可參考以下方劑)腸病毒的中醫治療經驗文章整理: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web/腸病毒
五苓散 腸胃型感冒製表中寫五苓散
茯苓、豬苓、白朮、澤瀉、桂枝 麥門冬湯會影響葛根湯發汗作用,所以初期感冒發燒惡寒,欲汗不得汗時不用
  澤瀉18g、豬苓14g、茯苓14g、桂枝10g、白朮14g。患者症狀:發熱、有汗、口渴、小便不爽利或尿頻或出現浮腫等。說明:初期感冒的患者,服此方即可治癒。如不用此方治療,只考慮退熱,必遺留下腎炎。
胃苓湯 一般水瀉(拉肚子不是很痛,拉的都是水),拉肚子,上吐下瀉(包含某些霍亂),一吃就拉
蒼朮、厚朴、陳皮、炙甘草、生薑、大棗、桂枝、白朮、茯苓、豬苓、澤瀉 孕婦不要吃
葛根芩蓮湯 發燒+瀉肚子(且惡臭)
葛根、黃芩、黃連、炙甘草 急性腸炎、一切細菌病毒感染之拉肚子(大便黏稠似稀飯)
  拉肚子來勢洶洶,肚子會絞痛.大便黏稠.肛門重重的,一直想拉卻老是覺得拉不乾淨,口會渴,嘴巴也會乾
  到落後地區旅遊一定要帶
小柴胡湯 感冒發燒兼有上吐下瀉的症狀時,請給他們吃小柴胡湯
半夏瀉心湯 如果只有上吐嚴重時,請給他們吃半夏瀉心湯
半夏、乾薑、黃連、黃芩、人參、炙甘草、大棗    
生薑瀉心湯 下利嚴重時,就給他們吃生薑瀉心湯
生薑、炙甘草、人蔘、乾薑、黃芩、半夏、黃連、大棗    
藿香正氣散 輪狀病毒感染,中醫叫腸胃型感冒,屬於流行性感冒的一種,症狀只有8個字,口訣很好背(而且一定要背):上吐下瀉,頭痛,發燒。當這些症狀陸續出現時,立即服用「藿香正氣散」一日3~4次,一天就根治了。腸胃型感冒就是不正常的氣候造成的;想想看,前陣子的春節假期都沒這麼冷過。以前人叫做水土不服、上吐下瀉,「香港保濟丸」就是專治水土不服的「藿香正氣散」。只是蠟丸要溶解慢,所以劑量要多一瓶才有效。
藿香、紫蘇、桔梗、白芷、厚朴、大腹皮、陳皮、半夏、茯苓、白朮、甘草、生薑、大棗。 臨床門診發現,新型流感有20%的成人病患,會合併出現噁心、嘔吐、肚子痛及拉肚子等症狀,小孩的比例更高達50%,如果有類流感症狀,又同時拉肚子及肚子痛,很可能是感染新型流感-(皮評:藿香正氣散證)
註1、有做過心臟手術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黃",請改用荊芥五錢,防風三錢,浮萍三錢來取代麻黃(倪)
註2、大家在使用上方治療感冒的同時,請注意一點就是當你服藥後的第二天中午時,你感到肚子很餓,這就是證據,證明了你的感冒完全已經好了,如果第二天中午病人仍然沒有胃口,就必須繼續吃藥直到好為止(倪)
註3、若體虛之老人或小孩,判斷不清楚症狀,則可先用較溫和之食療法試試:葱白+豆豉湯;白稀飯+糖or鹽對感冒時的大人小孩都好用,千萬別忘了這些簡單的方法
   
感冒合併症狀搭配方劑 主要用途  
流鼻水    
蒼耳散 流白色透明鼻水
蒼耳子、辛夷、白芷、薄荷、葱白、細茶    
辛夷散 流白色濃鼻涕
辛夷、白芷、升麻、蒿本、防風、川芎、細辛、木通、甘草、細茶    
鼻塞    
辛夷(單方) 鼻塞嚴重另加辛夷+蒼朮+石昌蒲
蒼朮(單方) 鼻塞嚴重另加辛夷+蒼朮+石昌蒲
石昌蒲(單方) 鼻塞嚴重另加辛夷+蒼朮+石昌蒲
喉嚨痛    
桔梗(單方) 起初感冒就咽喉痛,用葛根湯+桔梗、百部、元參(各0.5g)
頭痛、肩頸痛、肌肉痛    
葛根(單方) 若喉嚨痛加葛根
咳嗽or氣喘    
杏仁(單方) 若咳嗽加杏仁厚朴
厚朴(單方) 若咳嗽加杏仁厚朴
發燒    
魚腥草(單方) 感冒發燒,併發急性炎,喘.高燒不退,用麻杏甘石湯3g+魚腥草1~2g,一吃馬上改善
石膏(單方) 若熱勢重  柴葛解肌湯加一點點(白虎湯或石膏)


注意:友人為中醫學習者非中醫師,我們的對話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不正確之處歡迎留言指正 

<藥方使用禁忌與誤用問題>

flyflyk 說:
小柴胡湯上次我問你若生理期感冒一直沒好可否吃整個生理期,你說可以,所以小柴胡湯吃個一週應該也無妨吧?
但若非生理期吃小柴胡湯沒效,吃二三次病仍無進展,應該就表示吃錯,可以不用吃了
友說:
無妨,no,小柴胡湯跟小建中湯有慢慢調理的作用在,跟其他外感藥不同
flyflyk 說:所以算是保養藥,吃錯也不會怎樣?頂多沒效而已?
友說:講保養藥觀念不太對,他有在做事讓你恢復健康,並不是亂槍打鳥
友說:那兩味常用於虛人感冒
flyflyk 說:麥門冬湯和苓桂朮甘湯用錯也不會怎樣吧?頂多沒效?
友說:y
flyflyk 說:如果是寒咳不小心用到麥門冬湯,會怎麼樣嗎?
友說:不會,麥門冬湯是很棒的方,可以大力推廣,輕微乾咳都可以先吃吃看

flyflyk 說:是不是有"麻黃"成份的感冒方劑,要比較慎用?
友說:
yes
三次內都沒感覺就不要吃了
其實應該是吃一次完全沒改善就別吃了
只要對證, 至少會感覺好一點點
再來就是調整劑量, 或是多吃一次


flyflyk 說:

郝萬山講《傷寒論》麻黃九禁”。實際上,這個麻黃九禁,應該是泛指辛溫的發汗的方劑,包括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甚至包括桂枝湯,葛根湯這類的方劑,都應當適合這九禁。這九禁是泛指辛溫的發汗的而言的,所有的辛溫發汗的方子,都應當注意這9條,遇到這9條情況的時候,都應當忌用或慎用。

完整的在這http://www.theqi.com/cmed/oldbook/class1/note_15.html

友說:yes,脈弱不得發汗,大失血也不行

flyflyk 說:麻黃附子細辛湯不就脈弱,但也有麻黃啊

友說:但是他有附子,不一樣,中藥差一味就差很多


flyflyk 說:五苓散.胃苓湯.葛根苓連湯.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這些吃錯二三次,也不會怎樣吧?!
友說:2~3 次內都OK啦,倒是"五苓散",吃太多會一直跑廁所,很難受,那是利尿的藥
flyflyk 說:如果符合麻黃九禁的人感冒怎麼辦?拿"荊芥+防風+浮萍來取代麻黃嗎"?(倪)
友 說: 用小建中湯緩緩治,就沒辦法享受立刻好的感覺了
flyflyk 說: 除了用小建中湯,可否另外用葱白+淡豆豉來一起治?
友 說:可, 小建中湯 + 葱白+淡豆豉,我都是這樣用 
flyflyk 說: 一起吃?這味道很怪吧.....葱白+淡豆豉不是拿來煮成湯嗎? 難道是"乾吃"?

友 說:有科中啊, 也有藥材啊
flyflyk 說:
 淡豆豉不就一般料理用的?我去里仁買一包才四十幾塊..
 葱也用一般料理用的即可?
 是哪家科中有做葱白和淡豆豉?
友 說: 都有,中藥有處理過, 曬乾, 應該比較好用


flyflyk 說:
 葱白+淡豆豉是讓人發汗的吧?假設一般市場買的葱白+淡豆豉煮成湯吃了可讓人發汗,應該就可行了吧? (我是有買到乾的豆豉)
 我看網路上還有人說可以葱白+淡豆豉+豆腐煮成湯
友 說: 你買來煮煮看
flyflyk 說: 你意思是說煮了喝了有效就可以是嗎?
友 說: 對啊
  <怕風與流汗問題判斷>

flyflyk 說:流了汗感冒仍沒好==>就桂枝湯?

友:yes



有汗無汗是次要考量點,主要考量點是”怕風”

我有沒跟你講過我治一個朋友 

原本正給一個中醫師看

朋友跟我抱怨他感冒一個多禮拜還沒好

我幫他辨證, 原本是要以葛根湯為底加減

後來聽到她講一句 "老是怕風吹, 帶帽子會以較舒服" 就改成桂枝湯 兩帖就好了

但時他當下流汗情況並不明顯

所以有時候有汗無汗不容易確認

主要是以"怕風"為判斷

 flyflyk :麻杏甘石湯證也是有明顯怕冷畏寒嗎?

 友 說: 不會,反而會有點怕熱

flyflyk :但麻杏甘石湯有麻黃啊?他也算麻黃系的吧 

 友說:他那不一樣,外面受寒, 體內已經化熱,所以寒熱藥併用

  flyflyk :麻杏甘石湯、大青龍湯、白虎湯,這三個都是外面受寒體內已化熱是不是?

 友: 白虎湯不是,麻杏甘石湯和大青龍湯才是

 flyflyk :但白虎湯”口渴欲飲冷”耶?

 友:有裡熱當然會口渴

 flyflyk : 那不就是體內已化熱了?

友 說: 他沒有表寒

flyflyk :你說白虎湯的人不會覺得怕冷和怕風嗎?

 友說:純 "白虎湯" 不會

flyflyk 說:你有遇過”不純”的白虎湯證嗎?

  友 說:有啊

 flyflyk 說:那個流汗問題,假設也要加入判斷依據的話,是否如下:

 1.沒事靜靜坐著也流汗==>算有汗

2.沒事靜靜坐著不流汗==>請身體作一下運動或爬一下樓梯看會不會流汗再依以下兩個來判斷

3.身體活動後也不流汗==>算無汗

4.身體活動後才流汗==>理論上汗出此時感冒應該要自然變好(不吃藥也會變好),若流了汗仍沒變好=>算有汗

友 說:yes

 flyflyk 說:3Q VERY MUCH~~你功德無量~~ 



病況嚴重時用藥間隔時間:
flyflyk 說:例如一次6g科中,和一次一帖原比例煮出來的感冒水藥,水藥比較強吧?
友 說:yes
flyflyk 說:像是如果有發燒或症狀嚴重的話,是否可以密集一點吃感冒藥? 例如3小時吃一次?
友 說:科中最密集 2hr 可再一次,水藥三小時--->前提是: 第一次吃了有改善

flyflyk 說:ok
友 說:很多醫師已經忘了, 或是沒體驗過外感 1hr 內好的感覺了, 所以都很愛開那種好幾天的,有效吃了一次就有感覺了
flyflyk 說:我現在覺得感冒吃好幾天很不可思議,感覺是除非藥吃不對才會一直沒搞好
友 說:當初早就跟你講, 你越學會越覺得外面的醫生很慢
flyflyk 說:呵呵,我相信你了
   
 <不慎用錯藥或藥量太多出現副作用的解決方式>

 【太陽病發汗之後還有問題(或出了問題)怎麼辦?】整理列表

http://tcmfriends.com/wp/?p=85



治感冒小心發汗過度變痙病-背弓起來.嘴唇緊閉

http://flyflyk.pixnet.net/blog/post/23558460







中醫舌診(可輔助感冒寒熱判斷)   

把脈線上影片教學(可使感冒用藥更精準) 





(蔥白+豆豉湯使用實例)

(使葛根湯用實例)

(麻黃湯使用實例)

(大青龍湯使用實例)

(小青龍湯使用實例)

(麻杏甘石湯使用實例)(JT叔叔-麻杏甘石湯使用時機)

(小柴胡湯使用實例)

(麻黃附子細辛湯使用實例) (JT叔叔-麻黃附子細辛湯使用時機)

(腸病毒的中醫治療經驗文章整理)

(真武湯證感冒實例)




<麻黃九禁>

以下內容節錄自: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15講 麻黃湯的適應症與禁忌症
http://www.theqi.com/cmed/oldbook/class1/note_15.html

.....以上我們是談到了麻黃湯的適應證。下面就看麻黃湯的使用禁忌。

我應當客觀的說,下面的條文有9條,後世醫家把它叫做“麻黃九禁”。實際上,這個麻黃九禁,應該是泛指辛溫的發汗的方劑,包括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甚至包括桂枝湯,葛根湯這類的方劑,都應當適合這九禁。這九禁是泛指辛溫的發汗的而言的,所有的辛溫發汗的方子,都應當注意這9條,遇到這9條情況的時候,都應當忌用或慎用。

下面看麻黃九禁的第一條。第83條,“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咽喉是肺胃的門戶,同時又是足少陰腎經所過的部位,因為足少陰腎經它的分支,“循喉嚨,挾舌本”,所以咽喉乾燥的病人,常常提示了他的肺陰虛,胃陰虛、腎陰虛。陰虛的病人,如果單純的用辛溫發汗的方法,就容易更傷陰,因為辛溫發汗的方子,像麻黃湯,大青龍湯這類方子都是辛溫燥烈,容易傷陰,容易動血的,在這裡以咽喉乾燥為例子,提示凡是肺、胃、腎陰虛的病人,都應當慎用純辛溫的發汗的方法。

第84條,“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淋家是素患淋病的人。什麼叫淋病呢,那就是小便短赤,小便淋漓不暢,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有尿頻、尿急、尿痛這樣泌尿道刺激的症狀,這類的疾病,中醫都把它叫做淋病。當然如果再細分的話,像現在泌尿系感染,泌尿道結石,凡是有泌尿道刺激症狀的這些病證,中醫都可以把它叫做淋病。所謂淋家,就是久患淋病的人,久患淋病的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身體素質呢,首先下焦濕熱居多,久患淋病,濕熱內盛,下焦陰傷。陰傷就有虛熱,所以濕熱、陰虛、虛熱都可能存在。這種病人,你用純辛溫的方劑來發汗,就容易傷陰,就容易助熱。傷陰、助熱,結果導致了有可能出現尿血,他說,“汗出必便血”,便血應當是指的小便血,由於你傷陰、助熱,用辛溫發汗的方劑以後,熱迫血妄行,就有可能導致尿血的變證。所以淋家不可以單獨的使用辛溫發汗的方法。第85條,“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這個字“痓”,它應當讀[zhi],但是在醫學裡,在這裡確實應當寫成“痙“字,痙是指以抽搐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證候,“痙”,“痓”,在隸書,這兩個字形形似,是相近似的。張仲景那時候寫書,漢代,常常是用隸書來寫,後人在抄書的時候,把“痙”字誤抄成“痓”字是完全有可能的,後世為什麼不再改?王叔和沒有改,宋朝國家校書醫書局沒有改,這是為了保持古籍的原貌,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這才是古跡原貌的特徵。所以真正的文物,真正的古籍,人們不要在上面改動,一改動那就是假的了,既然是古籍的話,古人就寫著一個“痓”字,後世都不再改這個字,但是我們這個字都讀“痙”,我們要自己在底下作注解的話,都直接寫成這個痙字。“痙”是什麼病?是一種抽風的病,角弓反張,口噤不開,四肢抽搐,古人描述這個抽風,角弓反張,臥不著席,平躺著後背不能挨著這個床,因為肌肉痙攣,角弓反張,項背部的肌肉痙攣,角弓反張,臥不著席,在《金匱要略》裡,專門有痙病的治療,剛痙、柔痙,專門有痙濕暍病脈並治這一篇,談到了痙病的治療。“瘡家”,是久患瘡的病人,瘡瘍就是指皮膚有感染性的疾病。它既然能夠成瘡家的話,一個是時間長,一個是這種皮膚感染性的病灶,是非常廣泛的。我們雖然不能說頭上長瘡,腳下流膿,既然能夠成得了瘡家,那就是全身有多處的化膿性的感染性這種病灶,這種病他的身體素質怎麼樣呢?它的身體狀況怎麼樣呢?一個是毒熱盛,一個是營血傷,或者說是氣血傷,毒熱盛,氣血傷。這個疼痛,它就不是由表證引起的,是由於氣血被傷,肌膚失養引起的,你不要把這個疼痛,當作太陽傷寒表實證而用辛溫發汗的方子去治療,“瘡家,雖身疼痛,不可以發汗”,汗出就容易更助毒熱,更傷營血。這就容易導致營血被傷,經脈失養的痙病。這裡以瘡家為例,來提示毒熱內盛、氣血兩傷的不可以用辛溫發汗。我們講義只是說到了氣血兩傷,我在這裡補充了毒熱內盛、氣血兩傷。

第86條,“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xun4],不得眠。”這裡所說的衄家,是指的平素經常有鼻衄的人,而不是指的我們剛才所說的,太陽傷寒表實證,日久,自衄而解,或者用藥以後,出現衄解的人。這裡能夠稱作衄家的,是平素經常鼻子出血的人。這種人經常鼻子出血,常常有陰血不足,這裡是舉衄家為例提示陰血虧虛,陰血不足的禁用辛溫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額上陷,脈急緊,注家的解釋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我們在這裡把額上陷解釋成亡陰,亡陰失水之後,額頭的皮膚彈性消失,眼眶塌陷,這不是亡陰失水,脫水的一種表現嗎?一個陰血虛的病人本來就陰血不足,你再強用辛溫發汗,額頭的皮膚彈性消失,兩個眼窩深陷,這是亡陰脫水,亡陰失水的一種表現。“脈急緊”,因為他陰傷,而又用了辛溫的藥,所以脈出現了拘急的這種表現,“直視不能眴”,兩個眼睛瞪得圓圓的,不能夠轉眼,不能夠眨眼,“不得眠”,這個眠能瞑,不是睡覺的意思,瞑就是閉目,這個不得眠就是不能夠閉目。這是和“直視不能眴”,眴是眨眼睛,相同的一個症狀,這是一種陰虛火旺的一種表現,陰虛火旺,虛火上擾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說,衄家,一個經常有鼻出血的病人,他陰血不足,誤用了辛溫發汗以後,傷陰助熱,亡陰失水,虛火上擾,就出現了兩目直視,不能眴,不得閉目靜息。

第87條,“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亡血家,是指平素經常有出血病的人,或者月經過多,或者便血,或者尿血,或者皮下出血,甚至包括鼻衄,平素就經常患有出血疾病的人,這種病人,不僅血虛,氣也虛,陽也虛,氣隨血脫嘛,氣血陰陽都虛,如果對這樣的病人,誤用了辛溫發汗,他下面所表現的症狀,“寒慄而振”,慄和振都是顫動的意思,振者,動也,是肢體的顫動,慄是內心的寒慄,是豎心旁,內心的寒慄,所以對於慢性失血,氣血陰陽都虛的人,誤用了辛溫發汗以後,就在這裡表現了以陽虛為出的,出現了寒戰。在這裡以亡血家的禁用汗法,提示血虛氣衰的禁用汗法。

下面看第88條,“汗家,重[chong2]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汗家,是指平素或者自汗或者盜汗的人,自汗也罷,盜汗也罷,他一定是陽虛,氣虛或者陰虛,他本來就自汗盜汗,你再去用發汗的方法,重發汗,再用發汗的方法,就會更傷陰陽。這個“恍惚心亂”,是指的心神不能自主,注意力不能集中。這是陰陽兩傷,心神失養的一種特徵。

我們一個正常的人,注意力能夠集中,精神能夠振作,這是靠能量來充養的。我們在通常的情況下,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我最近遇到幾個減肥的女孩子,小的大概15歲,大的是22歲,我最近遇到三四個吧,還在減肥,減肥減到什麼程度?脂肪消退,肌肉消退,體重降低,確實苗條了,胳膊和腿就這麼細,然後閉經。進一步看到了她們心理上出現了障礙,膽子小,顧慮特別特別的多,注意力有能集中,學習能力下降,社會交往能力下降,精神上出現了障礙,心理上出現了障礙,出現了困惑。為什麼會這個樣子,過去她不是這種樣子。這就是因為機體的能量太少了,不僅臟腑不能充養,精神也不能充養。所以要有健康的體魄,你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有健康的思維,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學習,去工作。所以我在給這幾個孩子講,我說體重不能減得太低,減得太低,能量不僅不能供應你生理上的需求,月經都閉經了,卵巢都不能活動了,而且也不能供應你的思維、學習、日常生活、日常對待社會的這種精神活動,它也需要參量。為什麼你出現了精神上的障礙,出現了焦慮,出現了恐懼,出現了膽小,出現了交往困難,是因為你的能量太少了。這樣的話勸她們慢慢回復了吃飯,其中有兩個現在已經恢復好了,是兩個大學生,她們可以開始上學了。

這一條之所以出現“恍惚心亂”,是因為陰陽氣血兩虛,心臟失養所造成的,底下“小便已陰疼”,撒完尿以後,尿道疼痛,我們一般解釋這是由於陰液不足,尿道澀滯的一種表現。為什麼一般這麼解釋呢,主要就是說,我們不能確切說它是怎麼回事,主要是禹餘糧丸這張方子給丟了,如果我們能看看這張方子,是養陰的呢,還是助陽的呢,還是清熱的呢,我們就可以推測這個“小便已陰疼”的病機是怎麼回事了。有人說《傷寒論》中是113方,而我們又說它是112方,這是怎麼回事?說113方的,包括了禹餘糧丸,說112方的不包括了禹餘糧丸。禹餘糧丸這張方子有方名而沒有方藥的組成,所以對這一條,我們讀上一遍就可以了。

第89條,“病人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蚘。”病人有寒,寒在什麼地方,後邊說胃中冷,因此這是胃中寒,中陽不足,中陽不足你用辛溫,發汗太多,汗出傷陽,陽氣就更虛了,就有可能造成吐蛔的這種變化。這個蚘字,是蛔蟲的蛔的古體字,這個字不讀[you],讀[hui]。為什麼我們今天在印行傷寒講義的時候,還保留這個古體字呢?這就提示了它是原本的古籍,就像那個“痓”字,明明知道不應當寫成“痓”字,我們每一次把它印成“痓”字,讀的時候呢,不管它寫什麼,都讀“痙”。蛔蟲有一個特性:喜溫避寒。蛔蟲是寄生在小腸的,即使是嘔吐,也不會把它吐出來,只要能夠發生吐蛔,那一定是下有寒,蛔蟲是喜溫避寒的,它感到那個生活環境,不適合它生活,蛔蟲比人要敏感得多,只要有下寒,在小腸生活的那個溫度發生了變化,它就會往上跑,因為上面的溫度總是高的。這麼一跑,蛔蟲不會預測,它並不知道跑到胃裡,環境變成酸性的了,並不適合它的生活。一跑到胃裡必然吐出來,所以吐蛔這種症狀就提示了病人下焦就是脾有寒,下部有寒,這裡的胃有寒就是泛指胃腸有寒。人們開玩笑,飯店裡吃飯,菜裡吃出個蟲子,老闆說,這說明我們菜裡沒有農藥的污染。

有一年,我們東直門醫院,還是30年前吧,急診室收了這麼個病人,兩個小孩打架,其中一個孩子拿這麼長的一個三棱刮刀,給另一個孩子的左脅紮進去了,這紮進去後把脾臟刺穿了,把左腎刺穿了,肺刺穿了有氣胸,胃和腸子都穿了洞,送到醫院裡,因為事情就在東直門醫院門口,馬上就送到外科手術室打開肚子,左腎切除,脾臟切除,氣胸開放了引流,然後胃修補,腸子修補,可是不能關肚子,因為肚子裡不斷在流血,不知道什麼地方在出血,然後這邊在不斷的輸血,血壓一直沒有。到第二天,呼吸、心跳都還是有,血壓還是升不到正常水準,就請董建華老師去會診,那個時候我正跟董老抄方,董老走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第二天,我跟著董老上病房看這個病人,董老大體上摸了摸脈,說這孩子有沒有大便,有沒有小便?護士長說有小便,有一次大便。大便是什麼樣的?大便黑的,當然是出血所造成的。護士長隨後又補充了一句,大便裡有一條蛔蟲,董老說是死的是活的,護士長說是死的。董老說,我不用開方了。老前輩說不用開方了,就說明這個人沒有救了。可是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麼董老不開方了?我就[問董老,老師,您為什麼說不用開方了?他說,你看,他連一個蛔蟲都養不活,他還能養活自己嗎?當時我聽完了想笑,但是越想越覺得對,一個人腸道寄生一個蛔蟲,蛔蟲能正常地生活,說明這個人生機未滅。如果這個人連一個蛔蟲都養不活的話,他生機已經沒有了。他自己也就活不了了。

果然第三天,也就是我們會診的第二天,這個小孩子死了,當時他18歲。這個病例給我的印像,寄生蟲在體內的異常變化,常常提示了人體內部的內環境的改變。所以這個證候出現了吐蛔,本身就是脾胃虛寒的一種表現,這種中陽不足,脾胃虛寒的,禁用辛溫發汗,因為辛溫發汗既傷陽又耗液,是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的。

下面還有兩條,一條是第50條,“脈浮緊,法當身疼痛”,脈浮緊當然就是寒邪在表,“法”是什麼意思?“法”猶“理”也。法字和理字,我們通常情況下,不能把這個“法”解釋成“理”,但是在特殊的語言環境下,這個“法”可以當“理”講。在這種情況下,叫做“義隔而通”。義隔而通的時候,我們在訓詁的時候,我們用“某猶某也”這樣的句式,所以“某猶某也”這樣的句式不能隨便用,只有義隔而通的時候可以。法猶理也,法字在這裡當理來講。脈浮緊是寒邪在表的脈像,理應當出現身疼痛,宜以汗解之,沒有錯,應當發汗,“假令尺中遲者”,尺脈是遲,而不是脈陰陽俱緊,我們前面強調脈陰陽俱浮緊的,應當是典型的單純的太陽傷寒表實證,才可以用麻黃湯。現在尺脈遲的,不可發汗。遲主什麼呢?何以之然?你怎麼知道呢,“以營氣不足,血少故爾”。遲主營血不足,營氣不足,血少,脈行遲滯。這條提示了營血不足的禁用汗法。

關於麻黃九禁的最後一條,也就是講義的第32頁的第49條。原文說,“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脈浮而數,脈浮主邪在表,脈數主病人有發熱,這個是表證,法當汗出而愈,既然是表證的話,理應當通過發汗的方法,表邪得到解散,這個病就可以好。若下之,如果誤用下法,出現了什麼情況呢,身重、心悸、脈微、尺中脈微。

在《傷寒論》中,身重有屬於邪氣盛,也有屬於正氣虛的時候。屬於邪氣盛的,我們在第6條曾經說到,“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那是邪熱雍滯氣機,全身氣機不暢,所以病人身體沉重,翻身都翻不動,那是屬於邪氣盛。而這裡,身重沒有和陽熱證同時出現,而是和心悸,尺中脈微同時出現,所以這個身重就不是邪熱雍滯氣機,是什麼呢?是正氣虛。我們人體的活動靈活輕巧,這是依靠人體的正氣,人體的能量充足,才有輕巧的靈活的活動。現在正氣虛,什麼氣虛?從尺中脈微來看,微是主陽虛的,脈微,輕輕摸的時候摸不到,重重按的時候還是摸不到,為什麼?微脈搏動的幅度非常微弱,輕輕一摸的時候,你還是感覺不到它的搏動;你往下一按呢,把它壓住了,仍然還是摸不到他的搏動,只有在浮和沉之間仔細去琢磨,能微微的感覺一點脈的搏動,這就叫微脈。微脈主陽氣虛,鼓動無力,所以在《傷寒論》中的微脈,一般是主陽氣虛。這裡的心悸呢,它是由於陽氣不足,心臟失養,心臟的正常功能,既需要有心陰心血的充養,也需要心陽來提供能量。

以後我們在講到心陽虛的時候,心陽虛,心臟失養,能量不足,就出現了心悸,以後我們會提到的。所以這裡的脈微和心悸,兩個症狀提示了陽虛,因此這個身重也提示了,他不是一個邪熱雍滯氣機的身重,而是個心陽陽氣不足、能量不足,然後身體失去了、輕巧的這種運動情況,因此就表現了身重、倦怠、無力、翻身都翻不動。這樣一個證候,裡虛又兼有表證,就不能夠直接用辛溫發汗,仲景這裡,在這個條文裡是說“當自汗出乃解”,在什麼情況下這種裡虛又兼有表證能達到自汗出呢?就是通過機體的適當的調養,通過機體的康復能力發揮作用,正氣恢復了,如果能夠袪邪外出的話,這就是須表裡實,表裡是指的裡外的正氣,這個實不是指的邪氣盛,是指正氣的充實,表氣的充實,裡氣的充實,表裡之氣都充實了,機體發揮袪邪的能力,津液也恢復了,便自汗出而解,是指的這樣的一種情況。這裡所說的不可發汗,是指陽虛的人不可以用辛溫發汗,因此這屬於麻黃九禁。當自汗出乃解,我們臨床也不應當是等待觀望的,而應當是及時的用扶正袪邪的方法來治療.麻黃九禁,這9條原文我們就談完了,這9條提示了一個什麼樣的精神,我們下次課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