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4, 2012

侯文詠:教育需要一場文化戰爭

侯文詠:教育需要一場文化戰爭
親子天下 – 2012年9月14日 

陪伴兩個兒子一路經歷台灣教育裡的各種大小考,看盡教育中種種的落後與不合理。向來幽默風趣的侯文詠,卻也流露出嚴肅、憂心的一面。他的作品讀來很輕鬆、有趣,像是給年輕人的勵志書。但侯文詠說,他寫這些書背後的心情,卻是沉重的。  

他的兩個小孩都經歷過基測、學測這些考試,他也陪孩子完整的經歷過。孩子的功課其實沒有很好,但他還是很開心,因為他看到孩子其他部分都很好,他也不擔心。就算高中、大學考壞了、遇到挫折,但如何面對挫折感,家庭很重要,因為人生總有失敗。你可以說,失敗很好啊,這次失敗不代表你會永遠失敗;而且如果人生一定會有失敗,早點失敗一定比晚點失敗好。孩子考壞了,他並沒有特別要去開導,只說:「你們都努力了,再來就是選擇哪條路的問題了。」 

他覺得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是,花了小孩子很多的時間,可是訓練出來的不是孩子未來需要的能力

他也不曉得他們有什麼權力佔據孩子這麼多時間?這已經牽涉到人權的問題了如果它佔的時間少一點,讓孩子有時間、有自由去做其他的發揮也還好,但現在教育把小孩所有的時間都綁死了。比較大的問題是,他們的教育灌輸的都只是知識,其他的東西都忽略了。可是對將來出社會做一個有競爭力的人,這些知識可能不夠,有百分之七、八十更重要的東西,學校是不教的。 

要改變台灣教育的問題,其實需要所有人的觀念都改變。如果老師都只是想把孩子教到基測、學測考滿級分,以為這就是教育的目的,那這個教育就是「百戰百勝,其國必亡」。因為一個國家並不需要每個人基測、學測都考滿級分他們的教育還在一條的直線排列上,大家都在想辦法要教到可以排到這條線最前面的人。 

理想的教育,其實孔子時代就有,是一條橫的線,每個行業都在上面。你教育孩子,就是讓他找到喜歡的行業,然後想辦法讓他在這行業裡排到前三名、前五名、前十名。

教育的目的不是只有一條直線,然後想辦法把每個人排到最前面;而是拉一條橫線,讓每個人去找到一個對的隊伍,讓他找到他有能力做、而且喜歡做的事情。

教育如果可以這樣想,其實有些小孩數學可以不用一百分,化學、物理不用一百分,他們只需要基本知識。 

改變觀念,孕育更多典範 要有愈來愈多人去想、愈來愈多人用這樣的觀念去教小孩,然後讓愈來愈多這樣教孩子的老師跟這樣的孩子變成典範,變成多數,他覺得這是一個文化戰爭。

大部分的老百姓會慢慢發現,這樣的人比較靈活、比較適應社會、比較成功,就會把孩子往這個方向教育。但現在這樣的典範、例子都還不夠多。 

在觀念上推動一些改變,起碼有一天,可以讓老師、家長知道,他們的一些觀念、方法是錯的。他要做的就是一直寫,讓他提倡的這觀念變成多數,他要做的是一個不流血的寧靜革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