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8, 2012

多吃白米增糖尿病風險 哈佛大學研究 倡亞洲人多吃糙米


多吃白米增糖尿風險 哈佛研究 倡亞洲人多吃糙米
明報 – 2012年3月17日


【明報專訊】哈佛大學一項大型研究顯示,吃白米太多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尤以喜愛吃飯的亞洲人受影響最大。


研究中的中國及日本對象群組,吃最多白米的一群患「二型糖尿病」的機會率,較吃白米最少的一群高出55%。研究建議亞洲人多吃較多纖維質的健康糙米,以保障健康。


營養師﹕白粥風險或更高
香港註冊營養師張翠芬稱,科學界已得悉白米的「升糖指數」較糙米高,對糖尿病人風險較大,因巿民吃白米較容易至血糖急劇上升而損害血管。她提醒,白粥的風險可較白米大,因白米煮爛變成粥後會易被人體吸收,故糖尿病人飲食要特別小心。


Nutrition Stores 



張翠芬指出,糖尿病人視乎體型,建議每餐不宜吃超過大半碗或一碗白米,並可逐步混入較健康的糙米,又或在餐單適量加入蔬菜、瘦肉碎等,以減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就全球35萬人的飲食習慣,進行4至22年跟蹤研究,去年研究已發現每周至少吃5餐白米飯的美國成人,患二型糖尿病的機會率較每周僅吃一頓白米飯的高17%;若把三分之一白米換成健康糙米,可減二型糖尿風險16%。


料因加工後只餘澱粉質
哈佛研究人員在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的最新數據,則指愈喜歡吃飯的國家受訪者,白米引起的糖尿病風險亦較高。在中國及日本研究對象中,吃最多白米的一群(每日吃3至4份白米),患二型糖尿病的機會率較吃最少白米的一群高55%。至於吃白米較少的美國及澳洲研究對象,吃白米最多及最少一群的患二型糖尿機會率只相差17%。


研究人員估計,白米的糖尿風險源於它經加工後只餘澱粉質,相對上較少加工的糙米含較豐富的纖維質、鎂及維他命,令升糖指數較低亦較健康。不過,研究人員強調並不是說單是多吃白米便易患糖尿病,因尚有其他食物或生活習慣亦會對健康有影響,未來將就此作更深入研究。


據美國疾控預防中心估計,全球約有3.5億名成人患二型糖尿,原因估計包括不良飲食習慣、肥胖、缺乏運動等。

Friday, March 16, 2012

飛利浦 威馬 依瑪牌 樂聲牌電磁爐樣本通過消委會全部測試

三款電磁爐有觸電危險
2012-3-16
大公報


消委會一項小型單頭電磁爐測試顯示,包括山崎牌在內的三款電磁爐有觸電危險


【大公報訊】電磁爐簡單易用,又沒有明火,受消費者喜愛。消委會一項小型單頭電磁爐測試顯示,三款電磁爐有觸電危險,當中山崎牌的設計,消費者手指可輕易接觸到電路板及感應線圈,代理商已回收產品。消委會提醒,任何金屬,即使戒指和手表,接觸到電磁爐都會發熱,消費者應避免太靠近高溫的電磁爐。


消委會與機電工程署合作,測試市面十五款電磁爐,售價一百五十元至二千一百八十元。參考國際標準,測試防觸電保護、絕緣、溫升、結構及標示說明等。結果顯示,飛利浦、威馬、依瑪牌及樂聲牌的樣本通過全部測試。


http://easss.com/electronics 



山崎樣本的機底有蓋著的小孔,但蓋子不需工具便可輕易打開,手指可接觸到部分電路板及感應線圈,未達到標準規定的防觸電保護要求,有觸電危險。機電工程署跟進後,促請供應商停止發售有關產品,供應商已於上月初登報回收及免費更換有關產品。


Larette及JNC樣本的電路板上保險絲兩極之間的絕緣距離稍低於標準下限,一旦保險絲因短路失去作用,產品在非正常操作下,有潛在觸電風險;松木、Royal及山崎的線圈量得溫升較標準上限稍高;法國名家的感應式設計為一按即著,而標準要求需要有兩個獨立按鈕,設計有待改善。


機電署評估後,認為上述樣本的結果和部分電路板的爬線距離未能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但在正常操作下不會構成危險。


消委會表示,任何金屬放上發熱中的電磁爐都會發出高溫,包括戒指、手表等,呼籲消費者不要太靠近。而電磁爐的電流通線圈上通常塗上絕緣漆油,發熱時可能令漆油中有機化合物揮發,產生氣味,使用電磁爐時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電磁爐測試報告選擇

美國海軍在北維珍尼亞州成功試射時速逾九千公里的電磁炮



美軍耗資390億空中導彈防禦停研發
2012年03月02日(五)
東方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國防部由於預算削減,上月終止了空軍一項歷時逾十五年、耗資約三百九十億港元的空中導彈防禦系統研發計劃;然而另一邊廂,海軍卻試射一款新式電磁炮。


國防部去年十二月下旬宣布停止空軍「機載激光測試平台」(ALTB)研發工作,ALTB是由一架波音747珍寶噴射機改裝而成的運輸機,搭載最新研製的激光聚能武器,能在敵方領空摧毀對方的導彈。計劃採用的試驗機上月十四日在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作最後一次試飛。而該架珍寶噴射機已運往亞利桑那州的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封存。


海軍試射電磁炮
另一邊廂,海軍在北維珍尼亞州的海軍水面作戰中心,成功試射一款時速逾九千公里的電磁炮。該款電磁炮研發逾六年、耗資近十八億七千萬港元,預計在二○一七年可使用。另外,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軍正積極嘗試研發一款可透過電腦、由數千公里外軍人的腦電波操控的導彈。


http://easss.com/magazines 




美軍試射電磁炮 邁向「超能」時代
星島日報 – 2012年3月1日星期四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美國海軍工程師近日在弗吉尼亞州達爾格倫(Dahlgren)對地作戰中心,成功試射首部由軍工企業製造的電磁炮。電磁炮彈速度可達七倍音速,攻擊範圍最遠可達一百八十公里外的目標。專家相信,今次成功試射電磁炮原型,意味美軍距離製成這種「超能」大炮邁進一大步。


  七倍音速 最遠達180公里
  電磁炮是一種超遠程武器,並非利用化學推進劑,而是用電磁動能發射炮彈。炮彈初速可達時速八千公里,能夠打擊九十至一百八十公里外的目標。


  電磁炮的初速和射程遠超普通艦載火炮,意味未來可為海軍陸上軍事行動提供精確遠程火力支援,攔截來襲的敵方導彈,以及攻擊敵艦。


  這部原型炮由美國BAE軍械研製公司製造。海軍將用約兩個月時間,進一步評估BAE製造的這部電磁炮原型與通用原子能系統公司製造的另一部電磁炮原型。通用原子能系統公司原型炮預計四月完工。


  英國《每日郵報》╱美聯社╱新華社

Thursday, March 15, 2012

大亞灣中微子振盪實驗 有助破解宇宙奧秘


大亞灣中微子振盪實驗 有助破解宇宙奧秘
3/09/2012
文匯報 


朱明中與多名學生於中大實驗室設置探測器,收到來自宇宙外太空的相關輻射數據。
——中科院統籌港學者參加 實驗成探索宇宙大爆炸線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智鵬)大亞灣是全中國核能發展焦點,更有望成為人類探索物質終極結構開端。匯集中文大學與香港大學,以及內地、美國、台灣、俄羅斯、捷克30多個研究機構約250名頂尖科學家超大型「大亞灣中微子振盪實驗」,昨日首次發表探測結果,破天荒精確得出當中參數「θ13」數值為0.092。是次精確數據揭示被稱為「幽靈粒子」的「中微子」(Neutrinos,ν)變化奧秘,以及為破解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Big Bang)後的「反物質消失之謎」提供重要研究指引,揭開宇宙學新一頁。


http://easss.com/edu/online 



 實驗由中國科學院統籌,深入大亞灣核電廠旁周邊山坡實驗基地進行。香港中大物理學系教授朱明中、港大物理系副教授梁幹莊及助理教授潘振聲,均於實驗籌備階段已開始參與。
 實驗組昨日於北京進行新聞發布會,指去年12月24日至今年2月17日期間,6台巨型「中微子」探測器,探測到上萬次電子類中微子訊號。而透過比較不同探測點數據,專家發現「中微子」數量在穿梭過程中減少。以有關參數「θ13」代表,有關測量數值為0.092,誤差為0.017。科學界歷來第一次得出「θ13」精確數值。


助研「中物質」「反物質」
 實驗組聯席發言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形容,結果令人類對中微子產生新理解,更可望為進一步探討現時宇宙「中物質」(matter)及「反物質」(antimatter)不對稱情況奠下科學基礎。


 朱明中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解釋指,根據宇宙起源「大爆炸理論」,大爆炸前只有能量而沒有物質質量存在。直至大爆炸一刻,按愛因斯坦公式「E=mc2」,能量(E)轉化成質量(m)(註:c為光速常數,約等於3億),宇宙才誕生。在有關過程中,「物質」和「反物質」數量理應對等,但是現今人類觀測到的宇宙,卻只剩下物質,絕大部分「反物質」卻像謎一般消失了。


 他續指「中微子」為數量最多的基本粒子,總體質量為各種粒子中最大。而現時每個立方厘米小方塊中,仍有達300粒是宇宙大爆炸後殘留物。憑著種種跡象,科學界一直相信「中微子」於「物質/反物質」演化過程中扮演極重要角色。若能破解「中微子」變化奧秘,可望為追蹤「反物質消失之謎」帶來革命性影響。


 梁幹莊和潘振聲表示,是次實驗結果令科學家知道如何設計往後的「中微子」實驗,進一步探討「反物質」問題,以及開展更多與「中微子」相關的物理研究方向。


教授:自然界善待我們
 另一實驗聯席發言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陸錦標指,是次準確測量到有6%「電子類反中微子」因「中微子振盪」消失,數值遠大於預期。未得出實驗結果前,物理學界一直都擔心「θ13」數值等於零,或推翻物理學家之前一些重要假設。陸錦標笑言,幸好現初步錄得「θ13」數值「相當巨大,可見自然界對我們很友好。」


大亞灣未來續收集數據
 未來數月至數年,大亞灣實驗會繼續收集數據進一步提高準確度,並為新一代中微子實驗設計奠基,助人類一步一步探析宇宙物質根本。

Monday, March 12, 2012

泰國航空公司PC Air僱用4名變性人空姐 引噱頭疑慮

泰航空僱變性空姐 引噱頭疑慮
法新社 
3/12/2012


(法新社GT210航班12日電) 穿著俐落制服、化著 完美妝容、挽起頭髮的Mew看起來就和其他空姐沒兩樣 ,但她是少數在空中當開路先鋒的泰國變性人之一。 總部設於泰國的新航空公司PC Air舉辦高度宣傳的 招募活動,並僱用4名變性人空服員,不過此舉是為追 求平等精神,抑或是為了行銷噱頭,也引發分歧看法。 


綽號Mew的馮大康(Phuntakarn Sringern)9日在 該公司由曼谷飛往香港的首航班機上服務,她說,「我 喜歡能展現我能力的工作,也愛穿美麗的套裝」。 25歲的Mew說:「這就像是美夢成真,也許也為變 性女性、變性人跨出第一步,讓她們未來能擁有一份好 工作。」 Mew和她的同事們一身整齊黑色制服,搭配橘紅色 領巾,忙著引領乘客到位、示範操作安全設備和倒咖啡 ,幾乎無跡象可窺見她們與班機上其他空姐的差異。 


http://easss.com/travel/zuji/hk


有些乘客或許看過PC Air的廣告,遂要求變性人空 姐與他們合照,不過許多乘客似乎未察覺這些空服員的 不尋常之處。 泰國文化對性傾向和性別等議題抱持寬容態度,該 國著名的變性女性「人妖」(katoeys)被視為獨立的 「第三性」。 儘管如此,泰國社會更多保守人士難以接受變性人 ,有些家庭會將孩子送到僧院接受「再教育」,而變性 人也難以在許多領域找工作。 24歲的空姐查亞西薩(Chayathisa Nakmai)表示 :「我內心總想成為空服員,但我一直在等機會。而在 此之前,所有航空公司只接受男女兩性,不接受變性人 。」(譯者:中央社張雅亭)


變性空姐服務飛港航線
2012年03月13日(二)
The Sun


泰國新航空公司PC Air的二十五歲空中服務員鵬塔卡(音),表面上與其他空姐沒分別,但其實是變性人,上周五在曼谷飛往香港的處女航上服務。她表示,很喜歡穿美麗的制服,當空姐讓她美夢成真。有旅客一早得知機上有變性人空姐,紛紛要求合照。


鵬塔卡稱,當空姐讓她美夢成真。

台灣陰陽人丘愛芝 非男非女 不做男不做女 雙性人尋回自我

不做男不做女 雙性人尋回自我
明報 – 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


來自台灣的陰陽人丘愛芝,在非男非女的路上跌跌撞撞數十載,終找到同路人而確立不做男也不做女,只做自己的這條路。


【明報專訊】丘愛芝,一個女性化的名字,身分證上標註性別為「女」。她平胸、沒月經,卻骨架粗壯、長鬍子和喉核


國中三年級時,他捧着病歷按醫生潦草的英文名詞逐一查證,首次讀到這個字──「Hermaphrodite」──中文譯作「雌雄同體」。「我不要當怪物,但有什麼辦法?」他驚慌迷失,無法辨識自己是雄是雌,把自己愈藏愈深。直到遇上其他陰陽人,終於領悟﹕不做男子也不做女子,「做自己」。


http://easss.com/dating


「曾搞不清自己是誰」
丘愛芝天生生殖器官外露長得如陰莖,醫生把其肚皮劏開,卻發覺子宮、卵巢齊全,父母當下按醫生建議作決定﹕孩子是女的。6歲時他接受性別矯正手術切除陰莖。愛芝不知道這段往事,還當肚皮下的疤痕是割盲腸的痕迹。


愛芝讀國中時感到自己怪怪的。當女同學胸脯發育、月經來臨,他卻長出鬍子和喉核。那時他從病歷中讀到自己有異,但父母隱晦不語,令他覺得這是不能觸及的秘密。「於是我一直等待,等待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


女友嫌太似男人離棄
他所期待的並沒有來臨,「我不能生育,沒有長成女生的樣子,沒有傲人雙峯」。自覺是「不完整的女生」,曾憧憬愛情的他,從此不再讀愛情小說,「無法在裏面找到自己,該代入男生還是女生的角色?搞不清自己是誰」。


他試過穿女裝、留長髮,「卻像男扮女生」。最尷尬是進女廁被當作「扮女人」,又不能上男廁。心態上,「我跟女生相處被指較像男生,跟男生相處又比較像女生」,左右為難,不知所措。


他後來選擇當女同志,相愛10年後分手,對方狠狠說﹕「因為你太像男生了﹗」他深受打擊,驚覺自己「連做TB(Tomboy,即男性化女生)也沒資格﹗找不到自己位置。」
創「中文版」陰陽人組織


38歲,他跑回校園研究所念生命學,繼續問「我是誰?」在非男非女路上跌撞,終在研究所內碰上「同路人」──講述陰陽人的電影《我是女生,也是男生》(英文名稱XXY)。「我不是自己一個人﹗不是怪物哦﹗」他幾乎驚呼,受到啟發,「我不要選擇一個性別,為什麼不做回自己?」此後他接觸國際陰陽人組織,「有些雙性人可以很陽光的過活,有些很憂鬱的過,我決定要挑陽光的﹗」他深明陰陽人要接納自己最難,於是創辦國際陰陽人組織「中文版」,今天他會在香港性文化節分享,只望協助更多同路人找到對方。「要多聊、了解自己,性別有很多種形態,不是只有男和女兩種。不要害怕自己。不愛自己,別人不會愛你﹗」


明報記者 袁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