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7, 2013

大腸息肉年輕化 年輕女性發現率激增八成

大腸息肉年輕化 年輕女性發現率激增八成
欣傳媒/丁彥伶/台北報導-2013年05月09日
Yam News

蕭小姐14歲赴美讀書,飲食西化,20歲到25歲連續五年息肉切了又生

日前國民健康局公布最新民國99年癌症登記,顯示大腸癌四度奪得「癌症發生率」第一名,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據該院從民國94到101年的健檢資料顯示,大腸鏡篩檢異常也是異常率的第一名,尤其要提醒的是,年輕女性息肉發生率比男性還高。


25歲的蕭小姐從14歲就當了小留學生,赴美讀書時,餐餐幾乎都是牛排、漢堡、薯條,愛漂亮的她沒有變胖,也固定運動,她20歲返台時,爸媽幫她安排到聯安做全身健康檢查,竟發現有和大腸癌很有關聯的「腺瘤型息肉」,切除後醫師建議她年年都要追蹤,結果發現,她的腺瘤型瘜肉連續五年都發生,她才趕快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


Colon Health at iHerb http://bit.ly/1apxg6d


30多歲的何小姐是年輕媽媽,學習媽媽節儉「撿菜尾」的勤儉持家習慣,今年本來是一片孝心陪爸媽一起做健檢,沒想到第一次做大腸鏡的她,竟檢出好幾顆高度癌化風險的腺瘤型息肉,其中一顆位於橫結腸右側1.5公分的息肉,切片化驗為腫瘤,經轉診至醫院切除後,現在持續進行化療


鄭乃源表示,該院民國94到101年共78,569位大腸鏡健診數據,發現連續8年國人腸道異常問題的冠軍都是「息肉」,且8年來發現率年年攀升,已從每四人中發現一人有息肉,增加為每兩人就有一人有息肉,而且不少患者切除還不斷再生,因此呼籲有息肉的民眾不只要定期做腸鏡複檢,還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才能預防


鄭乃源指出,研究統計大腸息肉好發於嗜吃燒烤、紅肉類食物且少吃蔬果的人身上,不運動也是危險因子,過去都是男性發現率遠多於女性,年長者多於年輕世代。


但是據他們比對分析發現,女性發現息肉的成長率大幅領先男性,發現率從23.6%增加至43.2%,雖然比男性息肉發現率從34.9%,增加至52.5%,但是女性發現率幅度激增逾80%。


而在年齡層方面,息肉發生率年輕世代攀升8成,8年來腸息肉發現率漲幅最高的前兩名,分別是21到30歲增加8成431到40歲則增加8成1,顯示腸息肉發生風險年輕化,顛覆傳統「男性」及「年長者」才是「腸出問題」高危族群的觀念。


鄭乃源提醒,女性腸道異常風險激增、高危險族群年齡下修,發現腸道中有息肉的民眾最年輕的才20歲,因此建議民眾提早10年預防腸癌,應定期進行大便潛血篩檢,若飲食西化、少吃蔬食、運動少,建議提早在30歲左右定期進行完整腸道篩檢,腫瘤標記(CEA)及大腸鏡檢查都不能少。

腸息肉切除 隔年再發率逾兩成

腸息肉切除 隔年再發率逾兩成

38歲的沈小姐原本愛吃肉,但腸內檢出多顆息肉,醫師建議切除其中一顆變化較快的息肉,最近已改變飲食習慣,不再吃肉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自由電子報
3/22/2012

許多人都有腸胃問題,健檢機構昨天公布上班族腸胃檢查結果,31歲至40歲出現腸息肉的比率超過3成,腸道明顯老化,即使切除息肉,隔年再發現息肉的比率也逾兩成

由於8成以上的大腸癌是息肉所演變,醫師提醒,30歲後應定期接受腸胃鏡檢查。

消化內科醫師鄭乃源表示,這份調查針對去年6009名31歲至70歲接受健檢的上班族所做,並且根據他們在接受健檢前填寫的問卷與胃鏡、腸鏡篩檢結果進行交叉比對,結果有67%受檢者主訴沒有便秘、腹瀉、腹脹、消化不良、胃痛、胃酸多、食道逆流等症狀,但胃鏡及腸鏡檢查卻發現異常

鄭乃源說,胃鏡篩檢最常出現的前三大病症,包括胃發炎(79.8%)、胃息肉(24.4%)和胃糜爛(22.8%);腸鏡篩檢最常出現的為增生型息肉(36.5%)、腺瘤型息肉(21.5%)、黑色素沉澱(2.1%)。

Colon Health at iHerb http://bit.ly/1apxg6d

另外,調查發現,腸息肉「春風吹又生」的比率逾兩成,前年有750位健檢者切除腸息肉,其中202人隔年複檢,其中46人再度發現高危險的腺瘤型息肉,佔22.8%。

今年38歲的沈小姐前年接受大腸鏡檢查,乙狀結腸有數顆增生型息肉,去年沒有追蹤,今年再次檢查,除了前年的息肉,另出現1.6公分的鋸齒狀腺瘤息肉,由於鋸齒狀腺瘤息肉變化快速,在醫師建議下,已切除5顆息肉。她也透露,原本很愛吃肉,少吃蔬果,術後完全戒肉,每天帶蔬果到辦公室吃,徹底改變飲食習慣。

鄭乃源說,大腸有1.5公尺長,加上不是直的管子,有些區位未必在檢查時能看清楚,根據國外研究,曾接受大腸鏡檢查者,近3成在5年內罹患大腸癌,民眾不要以為做過大腸鏡就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