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鋪煮粥加粥寶 專家:買碗膠水喝
阿波羅新聞網 2013-11-20
又濃又稠的粥,當心加了“粥寶”
近日,微信上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很多粥館和快餐店提供的很粘稠的稀飯,其實並非是熬出來的效果,而是使用了增稠劑。記者調查後得知,青島暫時沒有發現用增稠劑增稠稀飯的店家,商店裡也沒有發現增稠劑的蹤影。不過專家指出,用了增稠劑的粥顏色透明,口感順滑,很容易分辨出來。記者高靜文增稠劑網上熱銷市場上沒見到
“煮粥用的增稠劑?沒聽說過。”撫順路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的調味品區有不少店裡都擺着各式各樣的食品添加劑,但問有沒有增稠劑時,一連五家店主都連連搖頭。其中一家店主陳女士告訴記者,現在青島的粥鋪想要煮得粘稠些,一般都會放些澱粉,這樣就算放的米少,粥也會很粘稠。“沒聽過還有煮粥專用的增稠劑,但有的早點鋪子會在粥里加澱粉這是真的。”華陽路高大廚酒店老闆高奎聰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http://easss.com/health
實體店裡不見蹤影,網店裡卻賣得挺火。記者在淘寶上輸入“食品增稠劑”,彈出來兩千多件產品,其中不少都註明了“煮粥專用”,一斤價格從10來塊錢到26塊錢的都有,有的成分單一,只用了黃原膠、瓜爾膠,還有的則是復配增稠劑,配料表裡註明了海藻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檸檬酸鈉和魔芋粉,這家店的店主“豫源食化”告訴記者,每次煮粥放的增稠劑量約佔粥總重量的千分之二,煮出來就會粘稠可口,並稱其用的都是食品級添加劑,不會有什麼危害,自家煮粥也可以放。成分都符合國標濫用危害不小
“粥寶”真如店家所說那樣安全無害嗎?記者諮詢了青島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高級實驗師馬兆立,將這家網店賣的增稠劑配料說了一遍。馬兆立分析,這幾種確實都是國家標準允許使用的添加劑。黃原膠、瓜爾膠是果凍類食物常用的增稠劑,海藻酸鈉是海藻提取物,人工海蜇就是用它製成的,發酵乳飲料里也常用其作為增稠劑,羧甲基纖維素鈉具有較好的親水性,可以幫助增稠劑更快地溶解在粥里,檸檬酸鈉則用來調節粥的 PH值,起到穩定酸鹼度的作用。
記者隨後查閱了GB2760-2011《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發現正如馬兆立所說,這幾種成分都是國家允許使用的,但每一種都規定了最大使用量,比如每一公斤稀奶油中添加的瓜爾膠不能超過1克,黃原膠不能超過5克。不過馬兆立認為,粥里一般不會添加太多增稠劑,不然就會稠得沒法喝。但這些添加劑是不是達到食品級的純度可就沒法說了,比如黃原膠就分印染用的工業純度和食用純度兩種標準,如果“粥寶”用的是工業黃原膠,純度低,雜質多,自然會產生一定危害。而且如果是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增稠劑,還存在價格欺騙的可能。“花了好幾塊錢買一碗膠水喝,老百姓肯定不願意。”加了增稠劑的粥滑溜而且透明
高大廚酒店老闆高奎聰告訴記者,想要區別米粥是否加了增稠劑其實很簡單,如果純粹是用米煮出來的粥,會有一股濃郁的米香味,口感不會特別順滑,粥的顏色也會因為米湯的緣故顯得渾濁,發白。如果加了增稠劑煮出來的粥不會有米香,喝起來滑溜溜的,而且粥呈現一種透明狀態。
“加了澱粉也未必比加增稠劑的好,加的多了,喝起來胃燒得慌。”調料店店主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就不太能接受加了澱粉的粥。市立醫院本部營養科主任張海平指出,這是因為澱粉屬於生粉,未經過發酵,相對麵粉消化吸收得慢一些,因此很多人不太適應。她也不建議煮大米粥小米粥時放鹼,米中的B族維生素會遭到破壞,最好還是多煮一會,讓米粥呈現自然的濃稠狀。不過玉米粥里放一點鹼,有助於玉米里的尼克酸釋放,更有利於消化吸收。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Selfie」膺牛津字典風雲詞彙
「Selfie」膺牛津字典風雲詞彙
經濟日報
11/20/2013
【經濟日報專訊】智能手機普及後,「自拍」(Selfie)已成不少用家日常動作,更被牛津字典選為年度風雲詞彙。
單是過去一年使用量增170倍,夏季時已被列入牛津網上字典,日後或加入正式字典。
http://easss.com/cell
風雲詞彙是一個用來表達社會、政治及科技轉變的重要用字,牛津字典一個研究計劃每月收集1.5億個英文詞彙,再以軟件分析新字,以及其在地區上及用量上的轉變,入選用字要在過去一年非常突出及顯著。
Bitcoin 及 tweak 等 同入選
「Selfie」追溯至02年一個澳洲討論區,一男子上載自己受傷相片,並就相片失焦而致歉,強調這是「自拍」照,而非他喝醉了。
各方名人也有份谷起熱潮,如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與一群年輕人的自拍照在網上瘋傳,名人如歌手Justin Bieber等亦愛自拍,在社交媒體帶動下,令用字量急增。「自拍」成為主流詞彙,並衍生出更多新字,包括「運動自拍」(workout selfie)及「醉酒自拍」(drunken selfie)等。
其他入選的風雲詞彙還包括「binge-watch」(煲劇)、「Bitcoin」(比特幣)。
Oxford Dictionaries Word of the Year 2013
SELFIE
http://q.gs/54y4c
Selfie is Oxford Dictionaries' word of the year
Ubiquitous noun for social media self-portraits faces down newly discovered cute mammal the olinguito in annual contest
11/19/2013
http://q.gs/54y5M
'Selfie' named by Oxford Dictionaries as word of 2013
11/19/2013
http://q.gs/54y5v
經濟日報
11/20/2013
【經濟日報專訊】智能手機普及後,「自拍」(Selfie)已成不少用家日常動作,更被牛津字典選為年度風雲詞彙。
單是過去一年使用量增170倍,夏季時已被列入牛津網上字典,日後或加入正式字典。
http://easss.com/cell
風雲詞彙是一個用來表達社會、政治及科技轉變的重要用字,牛津字典一個研究計劃每月收集1.5億個英文詞彙,再以軟件分析新字,以及其在地區上及用量上的轉變,入選用字要在過去一年非常突出及顯著。
Bitcoin 及 tweak 等 同入選
「Selfie」追溯至02年一個澳洲討論區,一男子上載自己受傷相片,並就相片失焦而致歉,強調這是「自拍」照,而非他喝醉了。
各方名人也有份谷起熱潮,如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與一群年輕人的自拍照在網上瘋傳,名人如歌手Justin Bieber等亦愛自拍,在社交媒體帶動下,令用字量急增。「自拍」成為主流詞彙,並衍生出更多新字,包括「運動自拍」(workout selfie)及「醉酒自拍」(drunken selfie)等。
其他入選的風雲詞彙還包括「binge-watch」(煲劇)、「Bitcoin」(比特幣)。
Oxford Dictionaries Word of the Year 2013
SELFIE
http://q.gs/54y4c
Selfie is Oxford Dictionaries' word of the year
Ubiquitous noun for social media self-portraits faces down newly discovered cute mammal the olinguito in annual contest
11/19/2013
http://q.gs/54y5M
'Selfie' named by Oxford Dictionaries as word of 2013
11/19/2013
http://q.gs/54y5v
Tuesday, November 19, 2013
網絡電視 Netflix 崛起 踢走電視機?
網絡TV崛起 踢走電視機?
經濟日報 11/19/2013
【經濟日報專訊】無綫今晚台慶,網民呼籲「熄機」冀打破慣性收視。電視行業需要甚麼新氣象?地球另一邊,一場震撼傳統電視行業的革命已展開,就是網絡電視快速崛起,連電視機也可踢走。
港府未有向王維基所屬的香港電視(01137)發牌,引起民情洶湧,公眾滿心期待的新電視台失落,對現有電視台長期以來的電視節目不滿,亦一併爆發。繼上月30號「全港熄電視日」,有網民再發起在今晚「萬千熄機賀台慶」。
至上周一,無綫藝人陳百祥(阿叻)「挑機」,打賭若無綫台慶收視跌至2、3點便「跪返屋企」,進一步挑動網民神經,發起找尋800個記錄收視的機頂盒用戶,呼籲他們「熄機」以影響收視結果。
牌照風波 激發電視行業革命
此做法引起不少爭議,亦令今晚台慶收視率,成為市民與電視台抗爭象徵,對於早慣邊鬧邊睇的本港電視文化,接連出現「罷睇」、「熄機」等,也算是近年較少見的激烈行動。
電視牌照風波,某程度令不少人對本港電視行業能否改革抱有期待。固然,要有一番新景象,短期難樂觀;但若跳出香港,則確實有一場震撼傳統電視業的革命正展開,就是網絡電視迅速上位。
王維基不獲發牌後,於本月5日出席大學講座時,曾指除免費電視外,可以有其他發展如發展網絡電視。
網絡電視對本港可能較陌生,但以美國的Netflix為例,便可感受這場革命「非同小可」。
http://easss.com/videos/netflix
Netflix本來經營租賃DVD業務,之後轉攻網絡電視,客戶繳交約8美元月費便可透過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觀看其資料庫內大量電視劇、電影。
其對傳統電視業的「震盪」,可見於3件事。首先是其製作的電視劇今年獲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的14項提名,當中政治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佔9項提名,並拿下劇情類最佳導演獎,是首次有網絡電視台獲此殊榮。
打破框框 平板電腦手機「煲劇」
其次是至今年第三季,其美國收費用戶已升至2,993萬戶,超越龍頭收費電視HBO第二季的2,896萬戶,火速冒起,且盈利上漲驚人,第三季達3,180萬美元(約2.5億港元),按年升3倍,股價由去年11月約80美元升至現時約350美元!
Netflix成功之道,在於看準新世代收看節目習慣,隨着手機、平板電腦普及,習慣隨時隨地看電視。
Netflix更針對用戶不愛等下一集心理,打破傳統電視隔一段時間播一集的做法,以馬拉松式一次過播放整套十多集電視劇,令靠「追劇」以保持高收視的傳統電視台大為「頭痛」。
Netflix見證了網絡電視要求創新的例子,不止經營方式破格,更追求節目質素,以約1億美元製作費,找來名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奧斯卡影帝凱文‧斯貝西(Kevin Spacey),炮製自家製作電視劇《紙牌屋》,贏口碑也省靚招牌,贏取不少用戶支持。
Netflix的崛起,更帶動其他營運者如亞馬遜及迪士尼等,也開始在網絡電視上投資,如前者明年將開始提供自家原創的兒童網絡電視劇,迪士尼也將於2016年起,把電影落畫後的獨家播映權給予Netflix,繞過傳統電視台。
《紐約時報》上周報道指,兒童被平板電腦和手機等吸引,已逐漸遠離電視,並引述研究指2011年以來,兒童使用移動設備平均時間已增加兩倍,他們在電視機前平均時間則與2011年相比大大減少。
將進軍網絡電視的Google,其主席施密特(Eric Schmidt)曾指網絡電視取代電視「已經發生」。美國亦有調查指「零電視」住戶愈來愈多,美國有500萬個住戶家裏沒有電視,又或只用來看DVD。
本港電視台在發牌事件一役後,鬧出不少風波,看電視的人仍然不少,但另一邊廂,也愈來愈多人對現有電視台感「死心」,以往家家戶戶晚上一家人圍坐看電視的情況,還有多少?「追劇」被視為師奶之舉,在港鐵車廂,有多少人是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煲外國劇」?
觀眾有得揀 提升競爭搶收視
市民盼電視台變革,不只是電視製作質素,也是對營運電視台的心態,慣性收視下是否就不求創新?市民不甘對低水準節目無得揀。一場由網絡帶來的電視新潮流已發生,當電視機可會被踢走,觀眾會有更多選擇?
經濟日報 11/19/2013
【經濟日報專訊】無綫今晚台慶,網民呼籲「熄機」冀打破慣性收視。電視行業需要甚麼新氣象?地球另一邊,一場震撼傳統電視行業的革命已展開,就是網絡電視快速崛起,連電視機也可踢走。
港府未有向王維基所屬的香港電視(01137)發牌,引起民情洶湧,公眾滿心期待的新電視台失落,對現有電視台長期以來的電視節目不滿,亦一併爆發。繼上月30號「全港熄電視日」,有網民再發起在今晚「萬千熄機賀台慶」。
至上周一,無綫藝人陳百祥(阿叻)「挑機」,打賭若無綫台慶收視跌至2、3點便「跪返屋企」,進一步挑動網民神經,發起找尋800個記錄收視的機頂盒用戶,呼籲他們「熄機」以影響收視結果。
牌照風波 激發電視行業革命
此做法引起不少爭議,亦令今晚台慶收視率,成為市民與電視台抗爭象徵,對於早慣邊鬧邊睇的本港電視文化,接連出現「罷睇」、「熄機」等,也算是近年較少見的激烈行動。
電視牌照風波,某程度令不少人對本港電視行業能否改革抱有期待。固然,要有一番新景象,短期難樂觀;但若跳出香港,則確實有一場震撼傳統電視業的革命正展開,就是網絡電視迅速上位。
王維基不獲發牌後,於本月5日出席大學講座時,曾指除免費電視外,可以有其他發展如發展網絡電視。
網絡電視對本港可能較陌生,但以美國的Netflix為例,便可感受這場革命「非同小可」。
http://easss.com/videos/netflix
Netflix本來經營租賃DVD業務,之後轉攻網絡電視,客戶繳交約8美元月費便可透過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觀看其資料庫內大量電視劇、電影。
其對傳統電視業的「震盪」,可見於3件事。首先是其製作的電視劇今年獲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的14項提名,當中政治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佔9項提名,並拿下劇情類最佳導演獎,是首次有網絡電視台獲此殊榮。
打破框框 平板電腦手機「煲劇」
其次是至今年第三季,其美國收費用戶已升至2,993萬戶,超越龍頭收費電視HBO第二季的2,896萬戶,火速冒起,且盈利上漲驚人,第三季達3,180萬美元(約2.5億港元),按年升3倍,股價由去年11月約80美元升至現時約350美元!
Netflix成功之道,在於看準新世代收看節目習慣,隨着手機、平板電腦普及,習慣隨時隨地看電視。
Netflix更針對用戶不愛等下一集心理,打破傳統電視隔一段時間播一集的做法,以馬拉松式一次過播放整套十多集電視劇,令靠「追劇」以保持高收視的傳統電視台大為「頭痛」。
Netflix見證了網絡電視要求創新的例子,不止經營方式破格,更追求節目質素,以約1億美元製作費,找來名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奧斯卡影帝凱文‧斯貝西(Kevin Spacey),炮製自家製作電視劇《紙牌屋》,贏口碑也省靚招牌,贏取不少用戶支持。
Netflix的崛起,更帶動其他營運者如亞馬遜及迪士尼等,也開始在網絡電視上投資,如前者明年將開始提供自家原創的兒童網絡電視劇,迪士尼也將於2016年起,把電影落畫後的獨家播映權給予Netflix,繞過傳統電視台。
《紐約時報》上周報道指,兒童被平板電腦和手機等吸引,已逐漸遠離電視,並引述研究指2011年以來,兒童使用移動設備平均時間已增加兩倍,他們在電視機前平均時間則與2011年相比大大減少。
將進軍網絡電視的Google,其主席施密特(Eric Schmidt)曾指網絡電視取代電視「已經發生」。美國亦有調查指「零電視」住戶愈來愈多,美國有500萬個住戶家裏沒有電視,又或只用來看DVD。
本港電視台在發牌事件一役後,鬧出不少風波,看電視的人仍然不少,但另一邊廂,也愈來愈多人對現有電視台感「死心」,以往家家戶戶晚上一家人圍坐看電視的情況,還有多少?「追劇」被視為師奶之舉,在港鐵車廂,有多少人是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煲外國劇」?
觀眾有得揀 提升競爭搶收視
市民盼電視台變革,不只是電視製作質素,也是對營運電視台的心態,慣性收視下是否就不求創新?市民不甘對低水準節目無得揀。一場由網絡帶來的電視新潮流已發生,當電視機可會被踢走,觀眾會有更多選擇?
Subscribe to:
Posts (Atom)